趣百科 > 生活 > 正文

​河南 - 龙门石窟地区名胜古迹、简介,都在这里,建议收藏

2024-11-09 10:40 来源:网络 点击:

河南 - 龙门石窟地区名胜古迹、简介,都在这里,建议收藏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 2千米处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石窟始凿于北魏太和年间,历经400余年建成,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龙门石窟南北长约1000米,现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佛像97000余尊,是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龙门石窟这些洋溢着信仰情感的文化遗存,其华丽的外在形态和充斥着人文意识的内在涵义,是古代社会广大人民对现实世界充满诉求意愿的物质折射。中华民族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和成效卓绝的创造能力,透过这一遗享千载的人文景观得到了透彻的解说。龙门石窟的精华部分包括奉先寺、宾阳三洞、古阳洞、药方洞、莲花洞、万佛洞等几处,洞洞有典,代代不同。

宾阳南洞

宾阳南洞洞高9米,宽8米,进深9米。主佛是唐代流行的阿弥陀佛,高8米,脸形稍长,嘴唇厚大,胸部稍隆起。本尊两侧侍立弟子,其中左侧是迦叶的雕像,刻工十分逼真,面色从容,目不斜视,双手合十,生动展现了一个饱经风霜、严谨持重、深谙世事的弟子形象。左右弟子外侧侍立的菩萨披巾、璎珞厚重,造型古朴,具有北魏造像的遗风。洞内四壁上布满大小150多个佛龛,其中有隋大业和唐贞观年的像龛多个。在窟顶雕刻着莲花宝盖,莲花四周有2个手捧果品的供养人和6个手持不同乐器的天人。天衣当空,典雅飘逸,正如洞外《伊阙佛龛之碑》文中所描写的:“宝花降祥,敞五云之色;天乐振响,夺万籁之音。”宾阳南洞雕像体现的艺术风格,上承北魏时期的刚健雄伟,下启盛唐时期的生动活泼,是在两种风格过渡变革之中的形式。

宾阳中洞

宾阳中洞洞窟平面呈马蹄形,穹隆顶,深12米,宽11米,高9米,正面是以释迦牟尼像为中心的五尊雕像。释迦牟尼结跏跌坐,两足交结,足背置于左右股上,是佛像中修禅者的坐法,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通高8.4米。面部清秀,高鼻大目,微露笑意。左手向下屈三指,右手向前仰伸——这种手势表示佛在说法,叫作“说法印”。

本尊座前蹲有两只昂首挺胸、姿态雄健的石狮,毛左右分向后披,这是北魏雕刻狮子的特征。本尊左右侍立二弟子、二菩萨。二菩萨含睇若笑,温雅敦厚。本尊左右壁还各有造像一铺,都是一佛、二菩萨,着褒衣博带袈裟,坐在覆莲座上。

在宾阳中洞诸像的后壁上,雕饰以众菩萨、弟子闻法浮雕像。洞中前壁两侧,自上而下有四层精美的浮雕。分别介绍佛教的典故和传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奉先寺

奉先寺原名大卢舍那像窟,南北35米,东西39米,置9米宽的三道台阶,规模之大居龙门石窟首位。主佛卢舍那佛高17米,头高4米,耳长1.9米,位居佛龛中央,丰颐秀目,仪表堂堂。两侧侍立迦叶持重,阿难温和,二菩萨盛装,天王雄伟,力士勇猛。造像间既有主从、文武的对比,又有和谐与呼应,是龙门唐代雕刻的精品。穿插于壁面间的48身立佛是唐开元十八年(730)内侍省高力士等人为唐玄宗所造的阿弥陀佛像。

此窟始凿于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历时15年完工。大像龛在宋代曾修建9间大房进行保护,后毁坏无存,而且梁架破坏了壁面雕刻。1971年始对大像采用现代技术进行加固。维修过程中,在龛的上沿处发现唐代雕建的120米长的人字形排水沟,1976年经重新整修又起到了排水、挡石作用。1989年将原不足1米宽的参观台阶加宽为9米,使窟龛更加雄伟壮观。

宾阳三洞

宾阳三洞位于龙门西山,始凿于北魏时期,是北魏皇帝元恪于公元 500 年为其父母开凿的。工程之浩大,正如明朝彭纲《题龙门石像》所说:“当时锤斫民脂,万金不惜穷妖奇。”该窟分为南、中、北三洞,当时称灵岩寺,明、清以来改称宾阳洞。宾阳三洞中的南洞、北洞始凿于北魏,至唐初才告完工,中洞是龙门石窟群中最为富丽堂皇的洞窟。

药方洞

药方洞位于龙门西山奉先寺和古阳洞之间,开凿于北魏晚期,建成于唐代武则天时期,历时约200年,因窟内刻有古代药方而得名。洞中所刻的药方,有的现在还在使用。

窟内刻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造像体态精壮、敦实厚重,衣纹宽松稀疏。其造像的特征、衣饰、刀法都具有响堂山石窟(始建于北齐)像的基本特征,当为北齐时期代表作。

窟顶中央的三重莲花,外绕四飞天,排萧、笛等环绕四周,飞天身体平直,衣带飘扬,有别于北魏飞天形象。

唐初所造正壁大像是由北魏“秀骨清像风格”向唐代的“丰满园润风格”过渡阶段的代表作。

刻于窟门两侧的140余个药方涉及药物120余种,可治疗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神经科的疾病。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是唐代初年我国医学、药物学的珍贵遗存。

宾阳北洞

宾阳中洞的北面是宾阳北洞,完工于唐代初年。洞中主佛阿弥陀佛,高近10米,结跏跌坐;双手平分指天、地,称作“施无畏印”。左右两侧雕刻罗汉及胁侍菩萨,四壁散刻小龛佛像。洞内前壁南北浮雕二天王,造型威武有力。宾阳北洞外,北、西、南三面崖壁上是隋和唐代造像龛较为集中的地方,其中唐代佛龛居多。

古阳洞

古阳洞位于龙门山南部,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3)前后,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内容最丰富的一个洞窟,也是北魏王室造像最集中的洞窟,深约10米、宽7米、高11米。初称“石窟寺”、“老君洞”。其正壁雕刻一佛、二菩萨。主佛高4.8米,身穿双领下垂袈裟。二菩萨头戴宝冠,身着长裙。此外,佛座下的高台上有北魏正始、永平、延昌年间所凿的造像龛。洞窟南北两壁凿有三列佛龛,佛龛拱顶和佛像雕工精巧华丽,纹饰丰富多彩,人像姿态虔诚逼真,堪称北魏雕刻、绘画、书法、建筑、图案艺术的总汇。洞内还雕有龙门石窟中最完整的佛传故事画面,如乘象投胎、树下诞生、步步生莲、九龙灌顶、立为太子等。著名的“龙门二十品”魏碑法帖中有19品保存在该洞。

莲花洞

莲花洞又名伊阙洞,在龙门西山奉先寺以北。开凿于北魏晚期,因窟顶浮雕一朵美丽的大莲花而得名。该洞一佛、二弟子均呈立姿,主尊为圆雕释迦牟尼游说倚立像,高5.1米。两侧浅浮雕众弟子,其中右侧的迦叶手持锡杖,身着厚重宽大的袈裟,似经过艰辛岁月的长途跋涉。左右菩萨头戴莲花宝冠,姿态优美。洞中的佛龛琳琅满目,龛额构图精美,既有尖拱、楣拱、屋檐拱,又有璎珞、帷幕、流苏,还有云纹、卷草纹、几何纹以及莲花、宝相花等,精雕细刻,变化多样。洞顶大莲花旁高浮雕为6个手捧果品、迎风飞翔的大型飞天,使整个藻井显得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窟外门楣处刻有火焰纹,中刻一兽形铺首,雕工精湛。左上方有明代河南巡按赵岩题“伊厥”二字。龙门石窟中最小的佛龛也在这座洞内。

万佛洞

万佛洞位于龙门西山中部,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刻成,因窟内南北两壁满刻15000余尊佛像而得名。该窟前后两室,方型平顶,是唐代龙门的标准窟型,为唐高宗、武则天及其诸子营造的功德窟。洞门口北上方及洞顶分别有15000尊佛像的纪年及凿刻记,主佛阿弥陀佛高约4米,结跏跌坐于八角莲花须弥座上,神情安详肃穆,面相丰满圆润。其背光外侧52身供养菩萨坐于莲花之上,姿态多变。南北两壁壁基雕刻的伎乐人婀娜多姿,衣带飘扬,形象生动。洞外南壁上所刻的观世音菩萨像,比例适度匀称,体态柔和自然。整个洞窟表现一种热烈欢快、万众成佛的极乐景象。

潜溪寺

潜溪寺又名斋祓堂,是龙门西山北端的第一个大洞。唐高宗年间凿造,清代原建木结构窟檐,1990年改建为仿唐木结构样式,铺石板地面。窟内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本尊阿弥陀佛高约7.4米,着褒衣博带袈裟、坦胸、盘膝正坐于须弥方座上,面相饱满,姿态静穆自若,手施无畏印;左右有观世音、大势至菩萨,表情文静,身体比例适当,衣褶线条流畅,三像合称“西方三圣”,是唐朝菩萨造像的佳作。洞内门各刻一护法天王,高颧大目,身披铠甲,足踏夜叉,威武有力。洞外南壁龛内有线刻立佛像两尊。

喜欢的小伙伴可以关注我,了解更多地理文化领域的知识。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在留言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