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百科 > 生活 > 正文

​听过《欧若拉》的你真的了解极光吗?

2023-12-12 23:50 来源:网络 点击:

听过《欧若拉》的你真的了解极光吗?

浅绿色的光晕、优雅的弧度、帘幕般的褶皱……极光,作为天文学、地质学、磁力学及核物理共同造就的自然奇迹,在人类文明中扮演着充满灵性而神秘的角色。关于极光,人们也有很多疑问,比如为什么极光大多是绿色的,却偶见淡紫或蓝紫色的暗影?为什么我们有时看到直入天际的光柱,而有时却看到一缕缕丝带?为什么极光时而平静,时而张狂?是什么让极光突然鼓动变色……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等离子物理专业博士温德里奇遍访瑞典、挪威,冰岛、加拿大,将神话、艺术、科学、文化融于行记之中,从民间传说到科学原理,从冰天雪地到缤纷光影,一起跟随她去追寻极光吧~

《极光》梅勒妮.温德里奇著

在地球46 亿年的历史中,磁场和大气这对组合陪伴它度过了至少80%的生命。

磁场即使不是与生俱来,也几乎与地球的寿命相差无几。而大气的产生也要追溯到38 亿年前,当时地球形成不久,在冷却过程中,火山喷发出大量气体,就形成了大气(然而此大气并非我们熟知的大气层;早期的大气不含氧,大约在10 亿年前,厌氧生物的出现才形成了氧气)。

自从地球同时拥有了磁场和大气,极光便出现了。

无数人为极光所痴迷,在于极光的景象能激荡起人心底的灵性,而这似乎无关观赏者的年龄、信念、信仰及其所处的时代。即便我们现已掌握极光的起源,它的魔力却并未因此消散,人们依然纷至沓来。

加拿大西北地区黄刀镇附近的一个湖上明亮的绿色极光。黄刀镇位于极光椭圆正下方,在这里,几乎每个晴朗的黑夜都能看到极光,主色为绿色 JamesPugsley, Astronomy North Society

冰岛西北部瓦斯半岛(VatnnesPeninsula)水面上的极光。照片前景是15米高的犀牛石(Hvítserkur)玄武岩堆。 YuichiTakasaka

拍摄于加拿大黄刀镇的极光巨幕图像。我喜欢这张图里射线结构的极光。这颜色像大雨一样倾盆而下。 AuroraMAX

《极光:探索极地文明与自然科学中的光影奇迹》一书作者认为自己此生拍摄得最好的一张极光图片。

极光是如何形成的?

极光看上去是极地高空大气层上演的一场摄人心魄的光舞秀,亦是这两大天体相互作用的结晶。如果想琢磨明白极光的产生原理,就需要认真琢磨一下地球和太空的关系和互动,还有二者之间游移不定的边界。它们共同参与了北极光的故事,而我们地球那不起眼的大气层则起了重要的作用。大气层正是这场戏剧上演的荧幕。

从国际空间站看到的南极光 NASA

按照空气温度划分,地球大气主要分为五层,几乎所有我们熟知的大气现象都出现在最底层,即对流层(troposphere)。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都集中在这薄薄的对流层中,其平均厚度为12千米。越高空气越稀薄。由于大气层是根据温度来划分的,若以全球范围来看,对流层的厚度有细微差异。高温会导致空气膨胀,所以对流层在赤道上空最厚,两极地区相对稀薄。

对流层一词有“改变”“旋转”引申而来。地表空气受热上升,与上层空气混合,形成空气对流,因而产生了各种天气现象。蓬松、雪白、完美无瑕的积雨云常见于海拔仅3千米处或更低的地方。高耸、雷鸣般的积雨云像一根根苍白的巨柱,从3 千米以下的高度延伸至15 千米左右。一缕缕小卷云则在海拔6~12 千米处被风快速追逐,这里也正是商用喷气机飞行的高度。对流层的平均气温随海拔增加而稳步下降,最终达到零下60摄氏度。在大约12 千米处,气温稳定下来并且有所回升,我们就进入了平流层。

在这里,由于臭氧的存在,温度开始回升。平流层中的臭氧层阻碍了空气的混合,所以我们所知的大部分天气都局限于对流层内。臭氧层吸收的紫外线将气温提升至零度左右——多么温暖的零度!

在大约50 千米处,气温又开始下降。此处至80千米之间被称作中间层。该层是流星雨出现的地方,来自太空的陨石在飞向地球的过程中,与空气粒子碰撞产生压力和高温,使这些陨石燃烧起来。然而,这一层的大气已经极度稀薄了,中间层的顶部是地球大气温度最低的部分。

海拔80 千米以外是热层,该层的厚度是其他几层大气厚度总和的数倍。在海拔500千米附近的某处,热层逐渐过渡到散逸层,但这个界线可能会随着太阳活动而出现巨大的改变。热层温度升高时,其厚度可达到1000 千米。热层以外是散逸层,在这数千千米的范围内,地球大气最终融入太空。这是一种极其含糊的过渡。从一个角度来看,热层是大气的第四层,而换一个角度,它又可以算作太空,因为国际空间站正是在这一层绕地运行的。

在此高度上,空气粒子的数量迅速减少。即便是在80千米处中间层向热层过渡的位置上,空气密度也只有海平面的十万分之一。这里的气体粒子平均移动约1米才能撞上另一颗粒子。而在海平面上,同样的气体粒子只需移动人类发丝粗细的距离,就会与另一颗相撞。在海拔200千米的热层,空气极度稀薄,一颗粒子移动4~5 千米都不一定会与其他粒子相撞。此类地球上从未实现的极端条件会让原子和分子表现异常。这片稀薄的空间给极光提供了三维幕布。

如图:根据温度不同,可将地球大气分层。我们见到的大部分天气现象都出现在对流层,即海拔20千米内,但极光的位置更高一些——主要在100 千米附近,其延展开来将有数百千米高。

在热层稀薄的空气中,粒子受太阳辐射发生电离。来自太阳光线的入射光子将电子从原子中抽离,使其自由移动,从而产生由负电荷电子和正电荷离子(即剩余原子)组成的带电气体。白天,电离也会出现在中间层的顶部,有时热层外的散逸层也会发生电离。这种跨层分布的电离气体距离地表85~600 千米,被称为电离层,极光就是在这里发生的,主要位于100~250 千米之间。国际空间站拍摄的极光照片显示,明亮的绿色光幕延展开来,逐渐变为红色,直至完全消失。

人类与极光的“前世今生”

极光最早的文字记载,或许可以在《圣经旧约》的《创世记》一卷中找到,如果所述的确是极光,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千年。《创世记》15:17 章节:“日落天黑,不料有冒烟的炉,并点燃的灯,从那些肉块中经过。”炉和灯(又译为“烧着的火把”)代表上帝,上帝被描绘成天光,但其形象完全符合后人对北极光的描述。耶利米(Jeremiah)和以西结(Ezek iel)可能也曾提到过极光。耶利米讲述了“一个沸腾的锅,从北而倾”,这与北极本土的民间故事有些相似之处。以西结描述了“神的异象”,他接着写道:“狂风从北方刮来,随着有一朵包括闪烁火的大云,周围有光辉。”这似乎相当清楚地描述了极光的展现。因其罕见,且变化无常,可以理解为什么极光会被奉为天神的景象。

中国古代也有一些早期的记载。有故事讲到,公元前2000年前,黄帝轩辕氏的母亲曾看到“大电绕枢斗星,大霓绕北斗枢星(大熊座α)”。随后,她便有了身孕。罗伯特·伊瑟(Rober t H.Eather)在其著作《壮丽之光》(Majestic Light s)中指出,这个故事里的光之所以被解读成极光,主要依据三个事实:第一,故事中的星星在北方;第二,光线强烈;第三,如果真是雷暴时的闪电,那么云层会遮住星星。他补充说,在那时,异常的天象通常让人想到伟人的降生。

在温带地区也有关于极光的著作,其中大多都描述了某种不祥的预感,或者把极光显现看作某种预兆或警告,通常具有重大的军事意义。或许这要归因于极光的罕见与颜色。在纬度较低的地区,极光颜色更红,而不是像北极那种典型的绿光,所以,人们有时误以为那是火光。红色也可以理解为空中的血光,就这样,极光就被解读为凶兆。

来自不同群体、在北极圈内广为流传的许多故事,都不约而同地根植于灵魂。但是,是不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到这种灵性?毫无疑问,那些极地探险家是能够感知的。南森曾经写道,“(看到极光)就好似听到逝去的灵魂在叹息”。斯科特在那次致命的南极探险途中,写下了对北极光的印象:“这是神秘的符号和征兆,是神的启示,是完全关乎精神的神圣的信号。”即便是一些当代冒险家,就像我后来在冰岛见到的弗利西蒂·阿斯顿(Fel icit y A ston),他们也认为,了解极光的起源也无法减少这种印象:“极光给人一种异界的感觉,不管你是否了解它的科学原理。这就是人们一直热爱它的原因。”

图文由北京联合出版社·低音授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