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百科 > 历史 > 正文

​「骑游有故事」庐江访吴长庆:寥落悲凉才是真历史

2024-10-26 11:32 来源:网络 点击:

「骑游有故事」庐江访吴长庆:寥落悲凉才是真历史

吴长庆旧居

2020年9月19日-20日,与梁兄、袁兄一行三人骑游庐江、桐城。其中19日由六安经舒城、庐江至桐城,主要目的地是淮军将领吴长庆故居、吴长庆墓园。9月19日清晨5点半,天微明时出发,晚7点半至桐城,全天行程170公里。从六安出发至庐江县城,以国道为主。庐江县城至泥河镇沙湖、沙岗、桐城县城多数是乡道和村道。由于对吴长庆故居的具体位置不甚清楚,而地图上又没有“吴长庆故居”之类的标注,无法通过导航准确找到地点。我们到沙湖山后一路寻问当地村民。当地村民尊称吴长庆为“吴老帅”。在当地问路,最好问“吴老帅”,问吴长庆反而有人不知道。

吴长庆故居 实际是在吴长庆去世后朝鲜人出资在其故乡庐江县沙湖山下建设的一座大宅院,共7进房屋,据记载有房屋100余间,建成后吴长庆子吴保初及子女(一子两女,号称庐江吴氏三兄妺)曾在此居住。 吴长庆去世后,被安葬在附近的沙岗(按现在的行政区划,是泥河镇沙岗村)。历经100余年的风霜和频繁的政治洗礼,初建时有100多间房屋的吴家大宅只有大前门依旧可见当年的荣光和气势。后院房屋多乡人为拆除砖瓦他用而毁。 吴家大院是庐江县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巢湖市文物保护单位。地级巢湖市解体后,庐江县被划入合肥市管辖,又成为合肥市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9月19日,我一行三人骑行至沙湖山吴家大宅时,大门前堆放了大量的石块,门前的池塘水被抽干,正在用石头修建护坡。当地政府围绕吴家大宅正在开展修复扩建。一年后,吴家大宅会以另一番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政府用于修复的石料已经堆放在吴家大宅门前

吴长庆墓园 。 相对于吴家大宅,虽然已经没落,但大前门仍大,仍显示出不同于周边乡邻的显赫。8公里外的吴长庆墓园,如今只隐没于乱䓍众中,经年无人祭奠,坟堆无人整理,堆土下陷几与地面平齐。 据文字记载当年的吴长庆墓园规模庞大,气势磅礴“占地2000多平方米,墓冢为青砖砌成。墓高3米,墓前立碑,墓前有7级拜石,神道两侧有石象、羊、马、狮、四不象、乌龟驮石碑一对”。至今仍有上世纪的墓地照片,与记载大体相仿。9月19日,我们一行三人一位中年妇女的指引下在荆棘丛中找到墓地时,只见一个与地平的小土堆。据此位大姐说,她自出生时就住在这一带,小时常到墓园来玩,经常骑在神道旁的石雕上,那时候墓园主要建筑都是完整的。后来,这些石雕被人运走用于其它建筑物,墓园逐渐没落,后来只剩下一下坟头与周边农人坟冢并无二致。 2019年,庐江县文物部门到当地寻找吴长庆墓园,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在堆土边立了“吴长庆墓”石碑。在周边的村民说,目前吴长庆墓周边的土地已经被征迁,政府将重修吴长庆墓园,恢复其旧制。

荆棘丛中的吴长庆墓地

吴长庆与袁世凯、张謇。 吴长庆以镇压太平军起家,得曾国藩、李鸿章、沈保祯、翁同书等朝廷大员赏识。吴长庆挚友袁保庆有养子袁世凯。袁保庆去世时丧事由吴长庆一手操办。袁世凯在养父去世后又回到生父身边,无意科举,混迹于社会。1881年21岁的袁世凯决心投军,到山东登州投吴长庆,得到吴长庆培养、提携。1882年吴长庆带兵至朝鲜平乱,带了两名后世影响较大的人:袁世凯、张謇。时年22岁的袁世凯在吴长庆的军营里表现出过人的组织、军事才能,得到吴长庆快速提拔、举荐。吴长庆在朝鲜驻守2年回国时,袁世凯已经成为大清国军方在朝鲜的主要负责人,奠定了袁世凯一生事业的基础。吴长庆是公认的袁世凯第一位伯乐。从培养袁世凯和袁世凯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来看,吴长庆提携年轻人之举,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吴长庆高级幕僚张謇后来参加科举中了状元,创办大生纱厂及钢铁、轮船、面粉油料等实业,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吴长庆后代。 吴长庆后代在近代史上也较为有名。其子吴保初,是号称清末四公子之一(四公子是陈三立、谭翮同、吴保初、丁惠康),有维新变法思想,曾向朝廷上维新奏折。吴保初还向朝廷推荐了梁启超。吴保初有一子二女,时称“庐江吴氏三兄妺”。三兄妺1907年在日本同入中国同盟会。小妺吴弱男,是中国国民党的第一位女党员,后与民国教育总长章士钊成婚。吴弱男支持新文化运动和共产党,曾长期聘请李大钊给子女上课。1927年李大钊被捕,曾努力营救,可惜失败。

湘军、淮军与吴长庆。 六安周边的肥西是淮军主将领和众多将士的故乡,如刘铭传、张树声、李鸿章等。距离六安稍远的庐江县境内也是淮军众多将领的故乡,如吴长庆、丁汝昌、潘鼎新、刘秉璋等,其中在历史上较为有名的丁汝昌曾是中国第一位海军司令,在甲午战役中所带战舰几近覆没,在后世引发巨大争议。相对于丁汝昌,吴长庆作为淮军主要将领之一,历史课本上几乎没有提及,后人知其事迹的不是太多,但若论对后世的影响,庐江籍乃至肥西籍将领少有能与之匹敌者。吴长庆1829年生于安徽省庐江县沙湖山,按现今的行政区划是庐江县泥河镇沙湖山村,1884年去世,享年55岁。吴长庆之父吴廷香,在太平军转战安徽时创办团练,对抗太平军。吴父于咸丰四年(1854 年)战死庐江,清廷谕旨赐恤,赏云骑尉世职,并由吴长庆袭职,时任安徽巡抚福济委其统领舒城、庐江两县团练。吴长庆因父仇与太平军不共戴天,成为太平军宿敌。1861年,奉两江总督曾国藩令,以所部500人,创立淮军庆字营。曾国藩亲手书写“忠孝坚定,不可挠折”八个大字,赞其“忠孝”。吴长庆在李鸿章创立淮军之前即奉曾国藩令带领团练武装对抗太平军,早期是湘军中的一支。后奉曾国藩令入淮军,成为淮军元老。吴长庆率部在上海、江苏、安徽、浙江一带对抗太平军,作战勇猛,战功赫赫,先后得到曾国藩、李鸿章、翁同书、沈保祯等朝廷大员的赏识。后又镇压捻军起义,为清廷立下不世之功,延缓了清朝的统治。受太平天国起义影响,清廷原有的国防军如八旗兵、绿营兵土崩瓦解。太平军覆灭后,湘军解散,淮军成为清朝的国防军,被派驻各地边防。吴长庆被先后被任命为浙江提督、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所带之兵纪律严明,常为驻地百姓所喜爱,移防时当地百姓多有不舍,与祸乱百姓的清兵迥异。吴长庆驻守宣城、山东时,还参加地方建设,为驻地水利及相关建设出力,获得极好的评价。

1882年,朝鲜发生兵乱,日本驻朝使馆被毁,日本趁机出兵。清廷派吴长庆由山东赴朝鲜平乱。吴长庆与袁世凯分析朝鲜局势后,果断擒获朝鲜皇帝生父大院君并送上兵船运往天津,迅速稳定了朝鲜局势,也斩断了日本趁机占领朝鲜的企图。吴长庆率部在朝鲜驻守2年,参加朝鲜建设,被朝鲜人所铭记、感恩。吴长庆回国后不久即去世。 吴长庆去世后,清廷为表彰其功绩,赐谥号“武壮”,在庐江县城东大街有武壮公祠,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骑游路上好风光

好风光前总要拍照

迎着夕阳赶赴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