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百科 > 生活 > 正文

​诉说衷肠—(七)肠道的诉苦

2023-11-30 21:27 来源:网络 点击:

诉说衷肠—(七)肠道的诉苦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胡军红”

作者:吴航 胡军红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科普委员会出品

作为人体最重要的消化系统组成之一,主人曾经对我爱护有加,饮食规律,并且吃饭的时候总会考虑我的爱好。但是这种好日子不知什么时候就消失了,每天高压的工作生活环境让主人失去耐心,这对主人和我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据统计,全国胃肠病患者总人数近3亿,其中40%病情严重,不仅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他们的生命。殊不知,这些都是主人们长期的不良习惯所造成的啊。

作为负责消化吸收食物,为主人提供能量的器官,我也有自己规律的作息时间,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会对我和我的伙伴们造成很大伤害。由于工作忙碌,像很多人一样主人早起经常不吃早餐,胃中的胃酸和胃蛋白酶找不到作用的对象,只好把矛头转向胃黏膜,胃酸消化了胃粘膜就会导致胃溃疡、胃炎等。等到中午,主人终于吃上饭了,就开始暴饮暴食,造成胃急速扩张,在食物停留时间过长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胃溃疡、胃扩张、甚至胃穿孔。长此以往,搞得我不知所措,始终处于待机工作状态,肠病离我也就不远了。

我的日常消化吸收工作,不光有内分泌系统的参与,还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主人的精神状态也与我们的工作情况有密切的关系。我们不仅仅是消化器官,而且还是人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人类精神紧张的状态下,就会通过大脑皮层影响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这就会进一步影响我的工作状态,造成肠道功能紊乱,分泌失调,很容易发生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再来说说喝酒对我们的影响。人到中年,工作刚刚有了起色,主人免不了应酬,经常约人在酒桌谈工作。可是酒精会直接伤害胃黏膜,损害胃黏膜的保护屏障,造成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甚至溃疡癌变等。不光如此,长期喝酒还会对我的小伙伴们造成伤害。比如肝脏和胰腺,分别可能引起酒精性肝硬化,急性胰腺炎等。这些伤害反过来又会加重胃肠黏膜受损,你说这冤冤相报何时了。

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这点道理我的主人当然也懂,可他就是管不住自己啊。除了对肺造成伤害之外,我们肠道真是默默承受着烟草带来的折磨。要知道,烟草里含有的尼古丁和咖啡碱会改变胃肠黏膜的血液循环,并刺激胃酸分泌。长期吸烟导致胃肠粘膜血管收缩,供应我们的血流量就会减少,能量来源不足,我就会缺乏干劲儿,浑身乏力,这当然会影响我正常的工作状态了。

除此之外,为了追求对味蕾刺激的享受,主人还特别喜欢吃辛辣食品。不可否认,辣椒的美味可以增强人的食欲,为食物增添了色彩和韵味,无辣不欢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吃辣人的代名词,但长期吃辣对肠道是有一定的损害的。过多的辣椒会让人体内的辣椒素升高,从而剧烈刺激胃肠黏膜,使肠道高度充血、蠕动加快,最终引起主人胃疼、肚子疼、拉肚子甚至患上痔疮等惨剧的发生。

一系列的折腾之后,主人身体再也吃不消了,终于病倒。可没想到,主人生病后吃的药物也会对我们产生影响。除了导致胃炎之外,不少药物还会引起肠道的菌群失调。尤其是一些长期使用的广谱抗生素,能让肠道内一些害怕药物的菌群到抑制,另外一些不怕药物的菌群就有了足够的空间和食物,开始大量繁殖生长。最后整个肠道环境发生很大变化,脱离了熟悉的环境之后,我的工作效率会大打折扣甚至停工停产。

还有一点,由于工作忙碌,主人会经常加班到深夜,睡觉之前会吃很多东西。可他不知道,如果晚餐或者睡觉之前吃的太饱的话,尤其是一些高蛋白食品,我们来不及完全消化,残余的蛋白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可能会产生有毒的物质。再加上睡觉的时候我们肠道运动很慢,不像平常那样工作效率高,使这些毒素有了可乘之机,长时间停留在主人体内,最终可能会诱发慢性肠炎甚至肠癌。我那可怜的主人,为了你我的健康着想,你一定要改正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啊。

诉说衷肠—(六)中年人生“肠”态

中华结直肠疾病2020-07-07 16:09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胡军红”

作者:吴航 胡军红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科普委员会出品

中年人生“肠”态

度过了短暂而美好的青春时光,大肠君很快就步入中年时期,本以为顺利躲过了“青少年肠病”的困扰,奈何主子常常忙于工作,应酬不断,从而使大肠君整个“肠生”步入更加危险的阶段。

中年人作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工作中肩负着重要的职责,难免经常出入于酒场。再加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改变,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摄入增多,这些问题都会增加他们患上结直肠癌的风险。

在全世界范围内来看,结直肠癌发病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三位,肿瘤相关死亡率位居第四位。近年来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40岁以下的中青年人患病的比例约占结直肠癌总人数的20%,且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

环境因素

结直肠癌的环境因素主要是饮食习惯与致癌物质的刺激。经研究证明,在各种环境因素中,以饮食因素最重要,肠癌的发病率与食物中的高脂肪消耗量有正相关系。未消化的蛋白质和脂肪进入结肠后,在结肠内细菌的分解作用下生成大量的致癌物质,进而导致结直肠癌的发生。大部分油炸、烧烤食品,尤其是炸薯条中含有高浓度的丙烯酰胺,是一种致癌物质。

此外,食物中缺乏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也会增加大肠癌患病风险。微量元素铜、锌、铁、硒、钾、钼、钙均具有预防结肠癌的作用,其中铜、锌、铁、硒等被认为是具有抗癌作用的必需微量元素。高纤维素饮食会降低大肠癌发病率。因为食物中纤维素增多使大便量多对致癌物质起到稀释作用,并刺激肠壁促进肠蠕动,减少有害物质吸收的时间及机会。

社会因素

肥胖可能是结直肠癌患病因素之一。此前,美国癌症协会的一项大规模研究发现,严重超重的男子结肠癌的发生率较高。体力活动则是结肠癌的保护因素。有资料表明,静息工作和体育锻炼少者发生结肠癌的可能性比活动性较强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高4倍。而在另外的一项大型的前瞻性研究中的结果表明,高强度的体力活动并不能够保护妇女不患结肠癌。

还有职业暴露的影响因素,有研究发现,从事石棉相关职业的人易患大肠癌。动物实验也证实,石棉在通过消化道时能够穿透肠粘膜。

生活方式

烟草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会增加包括肺癌和大肠癌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曾经吸烟会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有研究表明,与不吸烟者相比较,20年以上吸烟史者患上结直肠癌的风险比常人增加26%,由此可见,吸烟会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尽早戒烟对防治结直肠癌有利。除此之外,我国学者有地区调查提示酗酒与肠癌发生有一定关联,但尚不明确。

遗传因素

国内外均有"肠癌家庭性"的报道,如一人得了大肠癌,他的直系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得结直肠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群的2-3倍。肠癌患者血亲中死于本病者比一般人明显增高。有些大肠腺瘤,如多发性家庭性腺瘤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家族中患病率可达50%。所以有结直肠癌或结直肠息肉家族史者,即使没有任何症状也要定期进行肠镜普查,一边尽早发现一些无症状的早期结直肠癌。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已发表的学术文章均可在本刊网站(http://zhjzcjbdzzz.yiigle.com/)免费查阅下载。

本刊2017、2018、2019年被“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收录为统计源期刊。

本刊自2016年起连续四年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展版)》显示,《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扩展影响因子为1.190;核心影响因子0.679(学科排名第14位)。

期刊信息: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编辑: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编辑委员会

地址:100021,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7号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实验楼1018室

网址:http://zhjzcjbdzzz.yiigle.com

电话:010-87788026

Email:cjcd_editor@vip.163.com

总编辑:王锡山

编辑部主任:杨明

------------

本刊微信:cjcd20120501

今日头条:中华结直肠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