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百科 > 生活 > 正文

​阴阳怪气是什么意思

2023-12-26 01:08 来源:网络 点击:

阴阳怪气是什么意思

最近,有网友发帖吐槽,过年回家被丈母娘各种阴阳怪气,比如丈母娘说有些人年薪不低但就是存不到钱,说的不就是自己吗?还说什么有些人,赚的钱有多少给她女儿了…..

无独有偶,河南许昌的一名女生放假回家,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在家呆几天后,父母的态度从嘘寒问暖到阴阳怪气,比如故意在房间扫地还说是不是打扰到“瞌睡公主”了。

如今,网络流行起一种话语体系叫“阴阳怪气”,它可以解释为,以半遮半掩、反语挖苦的方式,让对方在不同的场合下,都能品出同一种不爽的滋味,尤其受这届网友的欢迎。

比如“不会吧不会吧,不会有人真的……”“就这?就这?”,如果你在网上冲浪时习惯运用类似以上的句型的话,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是一名“阴阳师”了。

“阴阳师”从古至今都有

过去,我们想吐槽一个人的时候,大多都是说:“这个人真的好讨厌!”,但近年来这样直抒胸臆的说话方式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可可爱爱的表情包,加上看似“恭维”的话语——那您真是好棒棒呢。

这句简单的话已经蕴含了阴阳怪气的最重要的三个知识点——用词礼貌、话里有话、言语力很强。

阴阳怪气的表达方式通过戏谑和暗讽的方式,建构了它独具特色的编码和解码体系,通常需要结合特定的语境和知识才能理解语句中的阴阳两层含义,借隐藏的方式优雅平和地表达自己的不满,一方不露声色,另一方在反应过来后却会气得跳脚。

阴阳怪气作为讽刺语言的一种,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一直都是中国的传统艺能,从我们的老祖宗就开始了。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各个流派争相辩论,推销自己的思想,批驳别人的观点。而庄子微微一笑:“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这句话简直是“杀人不见血”,嘲讽别人像井底的蛤蟆、活不到秋天的虫子一样见识浅陋,眼界受到所受教育的束缚,是没办法和他们讨论大道理的。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可以说是著名的“阴阳师”了,只有在贾宝玉面前才会明显表达不满,面对外人,林黛玉更多的是用隐藏、掩饰的方式来表达:“哟,我来得不巧了,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今儿他来,明儿我再来,这样间错开了来着,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大文豪鲁迅先生在创作时也酷爱反语,加深讽刺和讥诮。在《藤野先生》中他形容清代留学生的大辫子“实在标志极了”,讽刺他们思想腐朽、不学无术的丑态。

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他写道,“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正话反说,揭露反动派的凶残面貌;《拿来主义》更是通篇活用反语,批判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

(视觉中国 / 图)

“阴阳怪气”的网络扩张

阴阳怪气作为一个逐渐热门的社会现象,早已贯穿我们的生活日常。

从微信“黄豆”表情的基础嘲讽,再到使用可爱的表情包来叠加buff,还有今年火遍全网的“低情商VS高情商”等等,阴阳怪气几乎没有门槛,一学就会,人们越来越喜欢用阴阳怪气来发泄情绪。

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网络举报机制和网络屏蔽系统的健全,使得宣泄情绪的通道封闭,于是人们开始使用一种更隐蔽和婉转的方式。

当说“弱智”会被屏蔽时,“睿智”就有了新的含义;就连斗地主中“你的牌打得太好了!”也不再是单纯的夸奖。

阴阳怪气成为一股难以停止的网络风潮,跟风的网友们一起精神连线,这类圈子里的“黑话”引起了强大的群体认同感和群体归属感。

此外,与平铺直叙的表达相比,阴阳怪气这种“戏精”表达方式显得更容易“吸睛”,也极易造梗和引发共鸣,带来一波涨粉。

例如,去年的选秀《创造营2021》第一期,国内选手跑调、破音、摔倒,海外选手却普遍发挥稳定,B站up主们发布一条条的吐槽视频,阴阳怪气、明夸暗贬,网友们快乐得仿佛在过年:“低情商:内娱要完了;高情商:中国喜剧站起来了。”

不只是网友们爱阴阳怪气,一些官方帐号也有阴阳怪气的嫌疑。

网易云就曾发“表扬信”祝酷狗狗年快乐,嘲讽酷狗音乐“像素级借鉴”,言末还称“对于酷狗音乐对网易云音乐的肯定,我们也表示充分的肯定”,这样的讽刺将批评变为温和的调侃,似是而非的方式减少了争吵的风险,传达的信息杀伤力却不减。

阴阳怪气这样反主流式的沟通文学和个性化的话语表达,似乎为我们的交流增添了趣味,缓和了侮辱的打击,也可以在恭维中加一丝戏谑。

(视觉中国 / 图)

调侃有度,请勿伤人

虽然一定的调侃可以增加对话的趣味性,但阴阳怪气也的确助长了网络环境中的戾气。

当下的阴阳怪气多是网络上人云亦云的跟风,网友疯狂搬运这些词来重复说明,本质上就像复读机一样无限重复简单的话语。

知识的匮乏,让他们在这种阴阳怪气的言语中找到安慰感,于是这些阴阳怪气的语言获得了远超常规的出现频率。网友用阴阳怪气的玩笑伪装自身戾气的行为,过度的阴阳怪气只会被当作感情破裂的信号或恶意挑起争吵的暗示。

“语言,是演化赋予人类最宝贵的礼物,也是最危险的武器。”阴阳怪气的说话方式不是直接辱骂你,但是却比直接辱骂的文字更让人窝火。

它的本质就是讥讽和态度不合作、不真诚,在“就这?就这?”的反问中流露出的是自以为是的傲慢,和对他人情感和观点的毫不尊重。

批评本来应该是非常正面的一件事,阴阳怪气的说话方式却消解了这种认知,“有一说一”不再是就事论事,“不会吧”不再是表达个人的不理解,一切都带上了嘲讽之意。

最终,过度玩梗、一味重复阴阳怪气的话术让人尴尬之余,无形中也让渡了自己好好说话、好好听话的权利。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表达的权利,也有选择表达方式的自由,但别让阴阳怪气成为说话的习惯,别让网络乌烟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