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亲生儿子活埋母亲发声:不希望儿子被判重刑
被亲生儿子活埋母亲发声:不希望儿子被判重刑
01
5月2日,陕西靖边有位姓马的男子,将79岁近乎瘫痪在床的母亲,带出家门,但后来他独自一人回的家,说送母亲走亲戚去了。
几个小时后,马某也不见了。5日家人报警,马某被找到后,众人才知,马某并没有将母亲送去亲戚家,而是将母亲放入了废弃墓穴中。
由于只是用黄土封口,并未踩实,所以老人被救出时只是有点缺氧,但生命特征平稳。
马某因涉嫌故意杀人被刑拘,其母清醒后,表示谅解儿子,希望不要重罚他。
媒体采访了当地的村主任,原来这位母亲在马某12岁时,改嫁到甘肃庆阳,带走了其他的孩子,唯独将马某留下了。
原因是什么,村主任没说。
30多年后,老人带着二儿子搬回了靖边,由于二儿子身体不好,一直单身,所以和二儿子住在一起,更多地是为了照顾他。
年纪越来越大,老人搬来和大儿子马某共同居住,由于摔了一跤,近乎瘫痪,马某对老人在床上大小便,弄得屋子很臭,很是厌烦,曾经流露出“处理掉”的念头。
马某平日不爱说话,可能因为分离太久,或许还有其他原因,母子关系并不好。
12岁母子分离,马某在叔父的照顾下长大,对母亲或许有怨气,但这不是将老人活埋的理由吧?
02
当地检察院已经介入,不知道最终法律会怎么判决,但这家人的情况被曝光后,很多人评论的画风发生了转变。
很多人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批评这位母亲的声音很多:
大儿子你生下不管?老了直接让他养老?那我只能说一句你自作自受了虽然大儿子不对,但这个母亲也不合格他是不对,但是你没养过他大儿子才真的可怜...
大儿子的确可怜,从小看着母亲离开,留下自己寄人篱下,那种悲苦有父母的人根本无法体会。
但因母亲改嫁,没有将他扶养长大,所以将母亲活埋是可以理解的?
什么时候开始“不养育子女,老了就该被杀掉”也能成为可以理解的事情了?
更何况,这位母亲离开时,他已经12岁了,难道前12年的养育不算?
母亲离开将其丢下,母子一别30多年,难免有怨气,有怨气就可以去杀人吗?更何况是生育自己的母亲?
更重要的是,将母亲活埋这种故意杀人的事情,根本和对不对没有关系,而是犯罪。
12岁被母亲“抛弃”是不幸,但这绝不能成为活埋母亲的借口和理由。
03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来到世上不是自己的选择,生活里又有些不如意,很多人对父母有诸多不满。
18年,山东淄博一对老两口把儿子儿媳告上法庭,索要“带孙费”。
案子很简单,就是小两口生了孩子,让父母抚养,但基本不出钱,所以父母出钱又出力。不知道是确实没能力了,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就状告儿子索要费用。
最终判决的结果是,儿子儿媳要给付老人花在孩子身上的费用,即吃穿各项费用。
案件本身不复杂,但评论就热闹了。
有人觉得合理,老人没义务带孙辈,儿女就应该出钱,还有一部分觉得,一家人打官司没意思。也有一部分人把问题归结在老人身上:
可以不带啊。那就不要催婚催生。带孙子确实为非法定义务,你可以选择不带!但一家人经过法院判决了以后怎么相处?要了每个月那2千多块钱,自己以后老了生病需要儿女陪护时,怎么算?一家人何必斤斤计较呢?
言下之意,因为是父母催生,所以他们有义务带。
那些觉得父母催生,不考虑自己实际情况就生,埋怨父母不提供帮助的人,也不想想父母再催生,有当年督促你好好学习用的力气大吗?你因此考上好大学了吗?
另外,带孙斤斤计较,那就别指望养老。
what?什么时候赡养父母和帮不帮自己带孩子挂钩了?
如果非要算,养育自己的那笔怎么算呢?
04
不经他人苦,的确不能劝人善,因为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不经历他人的生活,无法真正体会他人的心情,但我们总要有最基本的人性吧?
有人说那些责怪马某的人大概是巴黎圣母院出来的,事实上这件事需要是圣母吗?
对于马某来讲,他不是老人唯一的孩子,但他是唯一被母亲留下的孩子,他可以拒绝将老人接来身边照顾。
但是你接受了给自己怨恨的老人养老,然后觉得是累赘,企图杀掉,这是根本不是善不善良的问题,是作恶啊。
弑亲,泯灭的是最基本的人性。
怎么能被理解?
大家不管多大年纪,都有父母或有过父母。
有人是被父母捧着长大的,有人是被父母抛弃或者伤害过的,最终怎么给父母养老,的确是个人的事情。
很多只出了一颗精子,抛妻弃子的人,年老后跑来找子女赡养,大家也很厌烦。子女拒绝赡养,很多网友是同情并理解子女的。
和道德传统当然有点违背,但正是因为试图理解那些子女,才不会劝他们善良。
照顾瘫痪在床,还是从小丢下自己的母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古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以前无法理解。
随着年龄增大,见过很多家有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后,逐渐理解那种无奈和疲累的心情。
其实这种心情,父母养育我们长大时也都有过。
养儿方知父母恩,我们能够长大成人,生儿育女,体会父母养育我们的艰难,还不是因为当年父母没有放弃我们。
不是所有的人都配为人父母,但大多数的父母还是尽力对子女负责的,尽力将最好的给予孩子,尽最大的可能帮助孩子成才。
我们从父母而来,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别到了生命最后,后悔当年没有好好对待父母。
-
- 臧新宏志异:在南门桥头杨记羊杂碎店跟踪女孩原映雪
-
2024-06-26 22:39:14
-
- 儒家文明根脉 中华民族原乡——评两集纪录片《三孔春秋》
-
2024-06-26 22:37:01
-
- 逆袭大作战!《十二战纪》英雄养成攻略!
-
2024-06-26 22:34:48
-
- 何谓圣城何谓朝觐震撼!麦加朝觐是怎样一种景象
-
2024-06-26 22:32:36
-
- 岳阳,地处湘北,公元前505年建城,古称“巴陵”
-
2024-06-26 22:30:23
-
- 西行纪:龙族六大龙王实力排名,南海龙王垫底,东海龙王仅排第二
-
2024-06-26 22:28:10
-
- 拍烂剧、耍大牌?年近70的尊龙无惧非议,与古树爱犬相伴余生
-
2024-06-26 22:25:57
-
- 刚结婚就公开和小鲜肉街上玩火,她又突然带球嫁给大19岁老公?
-
2024-06-26 22:23:44
-
- 这部好莱坞科幻片, 将克隆人和基因编辑技术变成现实后.....
-
2024-06-26 22:21:31
-
- 神雕后传:小龙女育有三子,大儿、二儿是杨过的,三儿是达尔巴的
-
2024-06-26 22:19:19
-
- 二战转折点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时使用的意大利炮
-
2024-06-26 22:17:06
-
- 40张美图:25岁张雪迎,写真大片撩人不靠尺度靠气质
-
2024-06-26 22:14:53
-
- “汾清天下”全国行第五站打卡兰州
-
2024-06-26 22:12:40
-
- 复联4官方海报出炉:钢铁侠回来了!寡姐美腻,浩克开始穿衣服了
-
2024-06-26 22:10:28
-
- 赵今麦骚扰千玺?王俊凯代言td品牌?李现秀恩爱?黄景瑜嘲讽杨洋
-
2024-06-26 22:08:15
-
- 我国第一批“丁克家族”,现在后悔了吗?过来人现状令人唏嘘
-
2024-06-26 22:06:02
-
- 谍战片 《风筝》好评无数,仅收获两个无关痛痒奖项,让人意难平
-
2024-06-26 22:03:49
-
- 小刚与周传雄之间有一张专辑,你可曾看出他的憔悴与彷徨?
-
2024-06-26 22:01:36
-
- 博物馆美术馆打破“周一闭馆”惯例
-
2024-06-26 21:59:24
-
- 一个问题长期悬疑:谁是《左传》的作者?
-
2024-06-26 21:5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