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明根脉 中华民族原乡——评两集纪录片《三孔春秋》
儒家文明根脉 中华民族原乡——评两集纪录片《三孔春秋》
近日,两集纪录片《三孔春秋》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国际频道播出,引发公众积极热烈的反响。该纪录片是按照中宣部统一部署,在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指导下,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和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亦是《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系列电视纪录片的收官之作。作为一名出生于“三孔”所在地山东曲阜、在学术界耕耘的孔子后裔,笔者有幸参与了该纪录片的策划与录制,并在此过程中深感这是一部匠心独运、制作精良且深切契合时代需要的佳作,不揣固陋权作絮语,愿能揭示《三孔春秋》“不教文明复蒙尘”的高远立意。
首先,该片以深沉的时空感回应了“我们该如何存在”的现时代大哉问。如片名《三孔春秋》所示:“三孔”乃是指空间,亦即儒家“圣城”曲阜的三大“圣域”——孔庙(孔子曾居之处及后世祭祀孔子和历代大儒的所在)、孔林(孔子及其后裔陵墓群所在)及孔府(孔子直系后裔嫡长袭爵者府第所在);“春秋”乃是指时间,亦即借用孔子亲自编撰之鲁国编年体史书《春秋》,指称曲阜“三孔”两千余年来的盛衰荣辱、兴替存亡。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先生在片中指出: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学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具有帮助我们解决今天的人类困境的价值。然而,由于百余年来儒学道统不绝如缕,当代国人多有文化认同之惑、庸俗唯物之念、僭妄利己之行、精神颓唐之感。“我们是谁?从何处来?到何处去?”遂成为萦绕现时代国人心头的“存在”之问。“存”与“在”这两个汉字,均带有一个“才”字,指代草木拔地而出的意象,蕴含无限蓬勃的生机。而根据《说文解字》,“存”“在”二字分别“从子”和“从土”,可谓“无子不存”“无土不在”。就此而言,“存”与“在”实则对应着中国人所理解的“时”与“空”。柳诒徵先生在《中国文化史》中指出: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无论从纵向的时间脉络抑或横向的空间架构来看,正是孔子实现了中国的文明突破,正是儒家构成了中国文明的核心结构。借助融纪实段、同期声采访与解说于一炉的精美形式,《三孔春秋》的片名本身及厚重内容可谓经纬交织、时空叠叙,不仅笔酣墨饱地深度诠解了“三孔”乃至曲阜本身的历史,有效映射出一部具体而微、工笔白描的孔子家族史与儒家学说史,而且犹如一幅运笔如刀、点画精美的速写作品,提要钩玄、切中肯綮地勾勒出以儒家为底色的中华文明的“存”与“在”。
其次,该片以真实的成长史挺立起“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中华理想人格。《三孔春秋》制作团队自构思至杀青,长期深植曲阜,历时长达一年有余。面对“三孔”琳琅满目、“斐然成章”的世界文化遗产元素,若是“不知所以裁之”,难免会落得“虽入宝山,终无所得”的窘境。制作团队深得儒家人文精神要义,睿智地设计了贯彻该片上集始终的一条线索——担当2021年公祭孔子大典乐舞生角色的、来自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的一群大学生的排练与演出过程。这些青年学子正处弱冠之年、桃李芳华,但最初对孔子及儒家文化只有朦朦胧胧的感觉,或者只知礼乐之“形”而不解礼乐之“神”。钱穆先生曾指出,“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得更高来看到中国之心”,而礼乐正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之心。身临三孔、涵泳洙泗,此行成为这些青年人的心灵成长之旅。正如片中王学斌教授所言:“每一位乐舞生,都能够精准地、非常真诚地表达这种爱与敬、正心诚意这种情感。从排练到参加祭祀的全过程中,这些年轻人的身心,我相信都在迅速成长。”余秋雨先生尝言,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因此,所谓“文化自信”即是对特定的已经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自信,归根结底是对特定民族的理想人格的自信。正如片中杨朝明先生所说:“孔子就是要把人培养成有爱心、爱学习、求上进、能担当、敢引领的这样的君子。”君子正是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世代相袭的理想人格。“君子怀德”,而“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君子作为行走的礼乐,成为天地之间最美的风景。这则“学以成人”的故事不僵涩、不凝滞,令人信服且启人心智。
最后,该片以鲜活的创造性彰显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儒家思想资源。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前提下,唯有将“文明”或“教化”引入“何谓中国”的讨论,才能获得一种更为整全的中国主体意识,夯实“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立论基石。该片以追梦礼乐、赓续梦想、复兴梦想作为全篇的整体架构,运思精妙又不着痕迹地将文明史关怀寓于“三孔”世界文化遗产的导览之中,使得峻殿高阁、龙柱巨冢、残碑老桧、礼器仪仗、匾额楹联“有大美而能言”,使观众得以参悟中华文明何以能够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何以能够形成和维护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何以能够形成和巩固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何以能够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促进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三孔”是世界文化遗产,其不仅属于中国,亦属于全人类,儒学亦然。该片秉持文明史格局、世界视野及国际传播眼光,注重揭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蕴藏的解决当代人类困境的重要启示,在“内得于心”的基础上,力求“外得于人”,“期与万方同归文明之治”。
许纪霖先生在《脉动中国》一书中指出,前后相继的历代王朝,构成了一个统一的连续体,这就是中国。王朝只是中国的肉身,文明才是中国的灵魂。所谓“时间中国”,即是“一以贯之的文明共同体”。就此而言,居于“中国文化之中心”的孔夫子,既存在于他的时代,又超越了他的时代,既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三孔”的曲阜,堪称儒家文明根脉、中华民族原乡。讲好“三孔”故事,即是讲好中国故事,进而丰富人类文明叙事。忍看青史都成灰?不教文明复蒙尘!就此而言,《三孔春秋》虽姗姗来迟却恰逢其时,因俊采星驰而功济于时。
-
- 逆袭大作战!《十二战纪》英雄养成攻略!
-
2024-06-26 22:34:48
-
- 何谓圣城何谓朝觐震撼!麦加朝觐是怎样一种景象
-
2024-06-26 22:32:36
-
- 岳阳,地处湘北,公元前505年建城,古称“巴陵”
-
2024-06-26 22:30:23
-
- 西行纪:龙族六大龙王实力排名,南海龙王垫底,东海龙王仅排第二
-
2024-06-26 22:28:10
-
- 拍烂剧、耍大牌?年近70的尊龙无惧非议,与古树爱犬相伴余生
-
2024-06-26 22:25:57
-
- 刚结婚就公开和小鲜肉街上玩火,她又突然带球嫁给大19岁老公?
-
2024-06-26 22:23:44
-
- 这部好莱坞科幻片, 将克隆人和基因编辑技术变成现实后.....
-
2024-06-26 22:21:31
-
- 神雕后传:小龙女育有三子,大儿、二儿是杨过的,三儿是达尔巴的
-
2024-06-26 22:19:19
-
- 二战转折点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时使用的意大利炮
-
2024-06-26 22:17:06
-
- 40张美图:25岁张雪迎,写真大片撩人不靠尺度靠气质
-
2024-06-26 22:14:53
-
- “汾清天下”全国行第五站打卡兰州
-
2024-06-26 22:12:40
-
- 复联4官方海报出炉:钢铁侠回来了!寡姐美腻,浩克开始穿衣服了
-
2024-06-26 22:10:28
-
- 赵今麦骚扰千玺?王俊凯代言td品牌?李现秀恩爱?黄景瑜嘲讽杨洋
-
2024-06-26 22:08:15
-
- 我国第一批“丁克家族”,现在后悔了吗?过来人现状令人唏嘘
-
2024-06-26 22:06:02
-
- 谍战片 《风筝》好评无数,仅收获两个无关痛痒奖项,让人意难平
-
2024-06-26 22:03:49
-
- 小刚与周传雄之间有一张专辑,你可曾看出他的憔悴与彷徨?
-
2024-06-26 22:01:36
-
- 博物馆美术馆打破“周一闭馆”惯例
-
2024-06-26 21:59:24
-
- 一个问题长期悬疑:谁是《左传》的作者?
-
2024-06-26 21:57:11
-
- 平安夜吃苹果的原因5篇
-
2024-06-26 21:54:58
-
- 第三届吴伯箫散文奖作品选登|柴院
-
2024-06-26 21: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