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百科 > 历史 > 正文

​司马懿是怎么用三千死士翻盘的 看看唐朝类似的例子就知道了

2024-04-14 08:43 来源:网络 点击:

司马懿是怎么用三千死士翻盘的 看看唐朝类似的例子就知道了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司马懿夺权,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曹爽解除司马懿兵权之后,司马懿为什么能够凭三千死士翻盘?司马懿是怎么做到的?

魏文帝曹丕死后,司马懿与曹爽共同成为托孤大臣。二者明争暗斗的过程中,司马懿一直是处于下风,一度被剥夺了兵权。但最后他还是凭借三千死士打赢高平陵兵变,彻底翻盘了。他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举几个唐初相似的例子即可说明司马懿的问题。

唐初数次政变一览

1.玄武门之变

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恭、张公谨、侯君集等亲信,带着500私兵以及收买来的宫廷禁军,埋伏在玄武门附近,击杀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随后唐高祖李渊封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即禅让于他。

2.神龙政变

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人趁武则天病危之际,联合太子李显等人,利用禁军发动宫变,诛灭张易之、张昌宗,逼迫武则天退位。

3.景龙政变

公元707年太子李重俊利用宫廷禁军发动政变,诛杀武三思父子,但最终因禁军将领倒戈而被韦后集团反杀,导致政变失败,李重俊因此被灭。

4.唐隆政变

公元710年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率领禁军发动宫变,诛灭韦后集团,最终李旦复辟,是为唐睿宗,而李隆基也最后被立为太子。

5.先天政变

公元713年太平公主企图利用禁军灭掉太子李隆基,但被后者先发制人消灭,李隆基所使用的也是他一直掌握着的禁军,尤其是大唐最高战力万骑。

五次政变的特点

从以上五次宫廷政变我们不难总结出一个规律,那就是政变的发动者都不约而同地通过宫廷禁军来实行,而非从外围调兵。

这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这主要跟古代京师的军事防御模式有关,尤其是双城防的结构影响最大。一般京师都有一个外城(也有的朝代还有内城),皇宫本身也有高耸的城墙,这导致古代的京师至少是双城防御的结构。掌权者一般是呆在皇宫或者内城,这里的军事防御力量主要是宫廷禁军,外城的城防军一般是由皇帝任免的宿卫京师的部队负责(部分朝代是由宫廷禁军领导),实际也至少是内外双层防御结构。

宿卫京师的部队一般是不可以随便随便进入城内,尤其是内城或者皇宫,没有皇帝的命令(或者应该叫掌权者的命令)是绝对不允许的。一般政变多数都是针对掌权者而发动的,经常是突然袭击,掌权者往往不能及时从外部调兵进行平叛。比如兵符没有随身携带,传达求援命令的人无法突破防线,发动政变者从外部包围皇宫等等,很多原因都可以导致掌权者只能皇宫内龟缩防御,等待时机调兵平叛。

当然实际政变也不是局限在宫廷内部,也有可能是在城外某个特殊地势的地方,但总之是不离从外向内包围这个特征。

既然是往内撤退的规律,在内侧的宫廷禁军就显得尤为重要,谁掌握了他们,谁就是最大几率成为政变的赢家。所以太子李建成自以为收买了的宫廷禁军,其实是被李世民策反了,导致他在玄武门被关城门之后,出现临时无兵可用地步,只能任人宰割;张易之、张昌宗是被禁军自外而内包围,也是无法逃脱的;李重俊因为禁军将领倒戈,失去了支持力量自然会失败;李隆基正是看到了前人的经验,死死拽住宫廷禁军的力量,才得以在两次政变中笑傲到最后。

当然了,这里还漏说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宫廷禁军的规模,一般是数百到数千不等,不会像外围的大军数量那么大。加上这个因素,正好可以解释清楚司马懿三千死士能成功的原因。

司马懿三千死士翻盘的真实原因

从唐代的例子,我们可以很好地理解掌握宫廷禁军的重要性。司马懿一直是军事出身,手握重要兵权,包括外围的兵权与京师的兵权,尤其是宫廷禁军是长期掌握在他的儿子司马师的手上的。所以即便之后曹爽解除了司马懿外围的兵权与司马师的禁军兵权,仍无法忽视他们父子长期经营在禁军中培植了大量自己的势力,这对于思维不缜密的曹爽来说是很难清除干净的。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的时候,多数禁军没听曹爽的话。曹爽的亲信桓范也建议他,从城南调兵来平叛。这些都说明了曹爽对这批禁军的控制力度其实是很弱的,早就在不知不觉之中被司马懿架空了。

然后是三千死士的问题,这点跟唐代略有差别。唐初是在逐步消灭门阀政治的历史时期,而魏晋时期则是门阀政治兴旺的时候。这个数量的私兵对于魏晋时期的门阀士族来说,养这三千私兵并非难事。而且这些私兵,其实还有一个后世没有的专有名词叫作部曲,朝廷基本是管不到的。

三千死士(部曲)加上策反过来的禁军,司马懿等于是掌握了城内几乎所有的兵权,所以曹爽如果没有外围的兵救援,根本无法胜过司马懿父子。然而更要命的是,司马懿长期经营,城外的兵也仅有城南是曹爽的亲信的,其他方位的甚至有可能也被司马懿暗中策反了——这说明司马懿实际上掌握了城内外绝大部分兵权。可想而知司马懿父子是以绝对的优势,打赢高平陵之变的,并非简单的逆风翻盘。

综上所述,从唐代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掌握权力中枢的兵权对于政变的重要性,尤其是禁军,谁掌握了谁赢的几率就大。在三国时期的司马懿,他与儿子们长期经营,在军事上的实力盘根错节,而且通过各种手段麻痹了曹爽,不了解他们已经暗中策反了大部分禁军。再加上司马懿平时养的三千私兵,拥有绝对的力量,所以能在高平陵之变中拿下曹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