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百科 > 历史 > 正文

​蔡邕听琴的故事是怎样的?他在音律方面有多精通?

2024-04-13 23:20 来源:网络 点击:

蔡邕听琴的故事是怎样的?他在音律方面有多精通?

说到蔡邕,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

蔡邕是蔡文姬的父亲,也是东汉著名的文学家。蔡邕一生几经周折,早年曾拒绝朝廷征召,后来迫于无奈只能入仕,但又因获罪被流放。直到董卓入住朝廷蔡邕才被赦免,官至祭酒。蔡邕不仅书法造诣高,还精通音律,蔡邕听琴的典故广为人知,他不仅能听懂琴声内在的含义,还能洞悉琴的弦外之音,可见其功力之深厚。这次我们就准备给大家简单介绍下蔡邕,看看他有哪些著名事迹。

历史上的名人,有许多人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因为儒家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一种崇尚礼乐的文化。

音乐,启迪心灵,激发想像。

在古代,人们根据旋律的进行与音调本身的抑扬变化,唤起心灵的丰富想像,来演绎和理解音乐所蕴含的思想。

历史上懂音乐又痴迷音乐的人很多,高山流水谢知音的故事,比今日的“发小”与“闺蜜”,更能体现灵魂的相投。

古代,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时代,古朴的思维让人更能拥有精神的真髓,无论抚琴长啸还是琴瑟之趣,一张琴,浪漫出无尽的美好,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的感觉与意境,是大美的享受呀。

一、蔡邕赴宴辨琴声

东汉末期的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字伯喈,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人,一直是令我敬慕的东汉名臣,早年拒绝朝廷征召,后出任司徒掾属,升任郎中等职,参与续写《东观汉记》。

蔡邕名气大,威望高,为人温良厚道,耿直正义,深得一部分人敬重,也令一些人厌恶,遭奸佞小人打击报复而流放朔方,几经周折,避难江南十二载。

董卓掌权后,慕其才强召为祭酒,随后三日内连续加官为侍中,左中郎将,封高阳乡侯,世称“蔡中郎”。

董卓被诛,蔡邕因同情董卓,感叹知遇之恩,被下狱,不久便死于狱中,年六十岁。

蔡邕的才华横溢,其书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首创“飞白”书体,“妙有绝伦,动合神功”,生平藏书过万卷,著有文集二十卷。

蔡邕的才华不仅体现在文学书法上,更是精通音律,是一位弹琴高手。

据说某日,蔡邕应邀到一位朋友家中参加宴会,由于他有点事,去的稍晚了一点,当他来到主人的家门口,里面的酒席已经开始了,丝丝缕缕从室内传出了琴韵。

原来这主人特意邀请了一位善于弹琴的乐师,为客人们助兴演奏。

蔡邕对音乐的素养天份极高,还没有进屋,但被琴声吸引,如痴似醉,不由地停下来仔细聆听。

谁知不听还好,这一听着实吓了他一跳,一开始琴声悠扬,但随一波又一波的琴声,突然琴声变得高昂紧绷,沉重浑浊有压迫感,隐隐约约露出一股杀气。

主人们是请大家来作客的,怎么又暗藏杀机呢?

敏锐的蔡邕深感这事情有点蹊跷,心情无限紧张起来,他大惊失色,友人相邀,为什么这琴声杀机四伏,难道是鸿门宴?

想到那些嫉妒诽谤他的小人们,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当机立断,便回转身,悄悄离开了。

蔡邕是声望极高的大人物,主人听到下人报告说这位贵宾已经来到了自己家的门口,却又悄悄折回了,连忙追了出来,问个究竟,是不是礼数不够让他挑礼了。

蔡邕就直言不讳地说出了原因。

主人便拉着蔡邕来到酒席上,让弹琴的乐师来见蔡邕,并说了蔡邕来了又想走的原因。

乐师听了主人的解释,望着蔡邕不由地失声笑了,对蔡邕说:“先生莫非是刚才我看到螳螂捕蝉的缘故?”

原来,乐师在屏风后面演奏的过程中,恰好瞥见有一只螳螂,正打算捕食一只鸣蝉。那蝉已经要飞走了,而那只螳螂却迟迟没有下手,乐师心中不禁替螳螂暗暗着急。

“先生一定听出来当时我的情绪,不由自主地流露在琴声里,让先生产生了怀疑?”

蔡邕听了这番话,爽朗地笑了:“就是呀,隐隐有杀机!”

看来这琴韵真的与心境有关呀,只有精通音乐的人才会从细微处察觉到不同。

二、《焦尾琴》与《柯亭笛》

蔡邕在江南地区避难的时候,看到一户人家正在做饭,主人往灶膛中填加一块又一块的桐木做燃料,偶尔取了一块木板,随手丢入火中燃烧起来后,猛地爆发出一种非常清脆又响亮的声音。

尽管声音十分短促,而蔡邕却从桐木板爆烈燃烧的声音中瞬间敏锐地感到,这不是一块普通的木板,是一块绝佳的制琴好材料。

他迅速跑到灶膛前,从灶膛中把那块木板扯了出来,买了下来,带回家后,他用这块木材精心制作成一架琴,安上琴弦后一试,这琴声果然非同一般,声音响亮而深沉,唯一的缺欠就是琴板的尾部还残留着被火烧过的焦痕,蔡邕给这架琴起名为“焦尾琴”,于是,“焦尾”成了后世形容好琴的一个术语,演成一个典故。

蔡邕有一年到会稽的柯亭。他发现这里的人们就地取材,都使用竹子作为建筑房屋的材料,连屋檐下的椽子都是一根根的竹子制成的。

蔡邕好奇,经过认真观察,蔡邕发现这些竹子的质地非常适应做乐器,是上佳材料。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他随手抽出一支,凿了几个小眼,制作成笛子,随口一吹,声音悦耳动听,果然非同寻常,被人称之为“柯亭笛”,伏滔在《笛赋序》中说:“柯亭之观,以竹为椽,邕取为笛,奇声独绝”。

蔡邕是中国历史上音乐造诣颇高的人,他的女儿蔡文姬深得家传,颇有天赋,撰写了著名的《胡笳十八拍》流传于后世。

一代枭雄曹操就是倾慕蔡邕的才华,不惜重金将蔡邕的女儿蔡文姬从北地赎回来,也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