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百科 > 历史 > 正文

​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围魏救赵讲的是孙膑的故事吗)

2024-04-13 04:37 来源:网络 点击:

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围魏救赵讲的是孙膑的故事吗)

孙膑,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后人,用桂陵和马陵两战奠定了他在我国军事史上不可撼动的稳固地位。

孙膑早年师从战国奇人鬼谷子,和庞涓为同窗,是苏秦与张仪的同门师兄,四人同为鬼谷子四大高徒。

孙膑、庞涓为兵家,而苏秦、张仪则为纵横家,同出于鬼谷子,分别侍奉不同的国家和君主。

孙膑侍奉齐国,帮助齐国战胜了强大的魏国。

庞涓本为魏人,侍奉当时已经是战国霸主的魏国,为魏国四处征战,开疆辟土。

苏秦侍奉燕国,佩六国相印,合纵攻秦,为燕国计,不惜以身间齐,最终达成了弱齐的目的。

张仪侍秦,是战国时期最有名的纵横家,为秦国出使各国,大肆施展连横之策,忽悠山东列国,破解它们的合纵,进而打击各国联盟,为秦国争取到了最大利益。

本篇小编详细介绍孙膑之事,至于其他人,有兴趣的可以关注小编,基本都有介绍(现在没有的,后期会出)。

战国时期,列国纷争,人才是支撑各国强盛的根本,而鬼谷子弟子则成了当时最受列国欢迎的人物。

庞涓学成后,先孙膑一步离开鬼谷。因为他本是魏人,魏国当时又是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故而选择了侍从魏国。

很快,庞涓就得到了魏惠王的重用,被任命为将军,带领魏武卒为魏国征战四方,开疆辟土。

后来,孙膑学成后,因为与庞涓有同门之情,打算投奔庞涓,就来到了魏国。

庞涓刚开始对孙膑十分客气,表面上装作一副要为魏惠王引荐小师弟的样子,实际上却因为担心自己的才华不如孙膑,对他心生妒忌。

撕破脸皮的庞涓为了不让孙膑受到魏惠王待见,甚至对他施以膑刑,挖去孙膑的膝盖,让他无法正常行动,在其脸上刺字,让孙膑无法在人前行走。

如此以来,孙膑即使拥有再大的才华,也只能隐于市,不为人知。因为没有人会重用一位受过膑刑,脸上刺字的人,这样会丢失自己的颜面。

但小人庞涓即便将孙膑折磨到这种程度也没有选择放过他,而是安排人严密监视,甚至将其丢到了猪圈,只为了观察孙膑是否真的疯掉了。

齐国使者出使魏国,觉得孙膑不同凡响,于是暗中将其救走,等庞涓发现的时候,孙膑已经逃离了魏国。

脱离庞涓魔手后的孙膑,因为自身的原因,无意为官,只在齐国做了将军田忌的门客。

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孙膑帮田忌用计策赢了齐威王。

田忌没有隐瞒,将孙膑推荐给了齐威王,这是他在齐国第一次展示出自己的才华,从此为齐威王所注意。

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魏国的盟国卫国,夺取卫国两地,遭到了同为卫国盟国的魏国强力干涉。

魏惠王派将军庞涓为主将,率领魏武卒主力攻打赵国,大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岌岌可危。

在此危难之际,赵国派出使者,分别向齐国和楚国发出了求助。

齐威王召集众臣商议援救邯郸之事,齐相邹忌担心魏国掉头回来攻打齐国,而魏国当时兵锋正盛,他对齐军的战力担忧,故而反对出兵援救赵国。

这时,齐国大臣段干朋建议齐威王,趁机分兵攻打魏国,疲劳魏军,等魏军攻破邯郸后,齐军再前去救援,以达到同时削弱魏国和赵国的目的。

齐威王认为段干朋所言有理,便采取了他的建议,任用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事,出兵救援赵国。

田忌打算直接带兵救援赵国,孙膑则反对这么做。

孙膑:齐军与魏武卒比,孰强孰弱?

田忌:魏武卒是吴起精心打造的精英,是魏国主力,又常年作战,战斗经验丰富,战力彪悍,是当今世上当之无愧的最强兵团,我齐军自然不如。

孙膑:将军觉得自己的才华与庞涓相比如何?

田忌:庞涓是当世名将,率领魏武卒攻城拔寨,为魏国开疆辟土,战功赫赫,我自当不如。不过先生乃庞涓同门,对他最是了解,先生之才又在庞涓之上,我想先生一定有办法战胜魏军。

孙膑:将军抬举我了,膑与庞涓相比,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罢了,毫无带兵经验,如果硬拼,我们和将军所带领的这支军队就再也回不到齐国去了。

田忌:不管如何,我们也不能违背了王命,眼睁睁看着魏国灭了赵国而不顾,到那时,诸侯都会说我齐国不义,会陷我王于不利。

孙膑:将军所言甚是,但行军打仗并非而已,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送死,不是战争。要战胜自己的敌人,不管敌人弱小还是强大,都能做到知己知彼,即使败了,也能保全自己和军队。

将军常年带兵,对自己的军队自然十分了解,以我们这样的一支军队去与强悍的魏武卒交战,就算加上邯郸城内的赵军,也不是庞涓率领的魏武卒之对手。

但是将军对庞涓和魏王又了解多少?此战是魏国与赵国之间的战争,魏王才是最高统帅,庞涓是前线总指挥,这二人我们不能忽视了任何一个。

田忌:按照军师的意思,我们该怎么办?

孙膑:出兵,攻打大梁。

田忌:攻打大梁?军师,救我们这点军队,还不够庞涓塞牙缝呢!你竟然要攻打大梁?

孙膑:庞涓所率魏军主力都在赵国,我们又不是与他直接交手,有何不可?

田忌:即便如此,大梁城高墙厚,凭我们这些兵力根本拿不下来啊!

孙膑:将军,就算我们能拿下来,那也会损失惨重,所以,膑的意思是要将军佯攻,而非真攻。

田忌:一旦我军攻城,魏军必定调庞涓主力回援,这样以来,邯郸之危便解。

孙膑:膑正是此意,正所谓攻敌必救,敌不可不救。

田忌:一旦魏军主力回援,我军将陷入大梁守军和庞涓大军的里外夹击之下,到那时,邯郸之围是解了,可我们呢?我们齐军呢?

孙膑:将军请看地图,不管是从邯郸到大梁,还是从邯郸到齐魏边境,只要我们情报掌握的准确,及时撤退,即便庞涓轻骑来追,我们也有足够的时间撤离,甚至,条件允许的时候,还能给其一击。

田忌认真分析了一遍孙膑所说的作战方案,最终还是选择相信了孙膑。齐军在田忌和庞涓的带领下,不管沿途魏军的骚扰,急行军赶往大梁而去,摆出一副要趁机偷袭大梁的架势。

魏惠王也早得到齐军偷袭大梁的消息,看到齐国大军兵临城下,慌不择路的魏惠王急令围攻邯郸的庞涓大军回援。

身为魏国的将军,庞涓不得不选择遵从魏惠王的命令,心中对孙膑更加仇恨。

魏国大军撤退,邯郸之围便解,搞得不明所以的邯郸城内赵国上下一片茫然。

带着对孙膑的极大仇恨,庞涓快马加鞭,飞马回援邯郸。因为对齐军的轻视,其前锋五千大军在桂陵遭到田忌、庞涓率领的齐军伏击,全军覆没,史称“桂陵之战”。

“桂陵之战”是孙膑“围魏救赵”的延续,在取得解除邯郸威胁的同时,孙膑又利用庞涓轻敌冒进的心理,给了魏军一记教训,也让齐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鼓舞。

公元前342年,魏国进攻韩国,大军围攻韩国都城,韩国连忙向齐国求援,齐宣王任命田忌挂帅,孙膑为军师,率领齐军主力救援韩国。

孙膑依旧采用“围魏救赵”的战略方针,大军一路深入魏国境内,兵锋直指魏国都城大梁。

庞涓有了上一次“围魏救赵”的教训,这一次得到魏王的命令后,大军便全军撤退,回援大梁,迎击齐军。

同时,孙膑也清楚庞涓不会再犯上一次“围魏救赵”的错误,于是向田忌谏言。

孙膑:魏国自李悝、吴起变法之后,尤其是有了吴起精心打造的魏武卒,魏军骁勇彪悍深为人知,所以他们从来都看不起我们齐国,而我们齐国也有怯弱的名声。

兵书有云:“善战者,因势利导”,请将军命令大军进入魏境后设立十万灶台,第二日减至五万,第三日减为三万,庞涓见此,必认为我齐军怯弱,会亲率大军来追。

马陵地势险要,也是魏军追击我军的必经之地,非常适合设置伏兵。我军可以在那里设下伏兵,以逸待劳,等庞涓大军到来,足可给予重击。

田忌:军师如此妙计,不信庞涓他不上当,我这就按你说的去办。

果然如孙膑所料那样,庞涓带领魏军主力从韩国撤军后,发现齐军兵灶日减,以此判定齐军惧怕魏武卒,才入魏地三天,已经逃跑了十之六七。

为了彻底打垮齐军,擒杀田忌和孙膑,庞涓亲率魏武卒主力十万人追击骑兵,大军行至马陵,天已渐黑。

这时,有人在前方一颗大树上发现了一行字,便汇报给了庞涓。·庞涓好奇,命人打起火把来仔细观察,忍不住读了出来。

庞涓: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庞涓话音落下,周围顿时举起了一串串火把,万千箭雨从天而降,鼓声震天,四处都是齐军的喊杀声,庞涓瞬间蒙了。

庞涓:孙膑,可恶至极。

只来得及最后抱怨一句,庞涓瞬间就被齐军箭雨射成了刺猬,一代名将至此陨落,没有泛起任何浪花。

“马陵之战”是孙膑围魏救韩,即第二次“围魏救赵”的后续之战。

此战齐军歼灭魏武卒主力十万人,魏军最精锐的魏武卒几乎损失殆尽,实力大减,从此进入彻底的衰退期,再也浪不起来了。

孙膑一生两次“围魏救赵”,将其军事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正是这两次战役,成就了他一代兵家的辉煌成就。

虽然遭到庞涓的迫害,失去了一双膝盖,脸上也被刺字,受到非人般的折磨,孙膑依旧没有屈服。

逃亡齐国后,他也没有从此埋没了自己,而是用自己平生之所学,为田忌出谋划策,两次救援他国,两次战胜强魏,并最终覆灭了自己的强敌,也让魏国从此一蹶不振。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正是因为孙膑,让魏国跌下了神坛,走向末路,从此沦落为二流国家,成就了秦国,最终为秦国所灭。

孙膑“围魏救赵”的核心思想在于“知己知彼,围其必救”,战前,他已经对敌我双方有了充分的认识,不单对敌我将领、士卒,连国君都都被他考虑在内。

孙膑能够成功,离不开他卓绝的军事才能,以及对敌人的足够重视,另外还离不开田忌对他的信任。

两次“围魏救赵”,田忌都是明面上的军事统帅,实际上真正指挥战斗的是孙膑。

田忌能放权给孙膑,而自己却甘心当傀儡统帅,他的这种做法才是让后人最为敬佩的。

可以毫不违心地说,是田忌埋没了自己,成就了孙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