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百科 > 历史 > 正文

​雷州城-1994年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粤西地区唯一的国家名城

2024-10-14 12:36 来源:网络 点击:

雷州城-1994年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粤西地区唯一的国家名城

雷州

一、城市概况

雷州市下辖18个镇、3个街道、471个村(居)委会、2283条自然村,境内有11个国有农林盐场。全市总面积3662平方公里,总人口174万人。雷州中心城区现建成区面积19.6平方公里,人口达到40多万人,城镇化率为45%。雷州城是1994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粤西地区唯一的国家名城。

雷州名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雷州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灭越(公元前355年)后,“楚子熊挥受命镇粤,至此开石城,建楚豁楼,以表其界”。自汉至清代乃郡、县、州、军、路、府之治所,雷州城一直是雷州半岛的政治、军事、经济与文化中心,素有“天南重地”、“海北名郡”之称,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文化楹联之乡”、“中国书法之乡”。

雷州是1994年1月经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雷州名城保护范围:东至城东大堤、西至群众大道、北至青年运河、南至天后宫,总面积约418公顷。保护区内有曲街、二桥街、城内十字街3处历史文化街区,面积117公顷;关部天后宫、西湖南湖、城东3处历史风貌区,面积111公顷;历史风貌街23条,总长6900多米;历史建筑31处,总建筑面积14690多平方米;各级文保单位34处,其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代的雷祖祠和唐氏墓群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代的三元启秀塔、真武堂、医灵堂等12处,有市级文保单位韶山古戏台、南山石桥、邓氏墓群等39处;有雷州西湖、天宁禅寺等名胜古迹。雷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有雷州石狗、雷州歌、雷剧3项,省级有雷州音乐、姑娘歌、雷州风筝节、雷州蒲织技艺、乌石蜈蚣舞、雷祖崇拜、沈塘人龙舞、雷州灰塑、雷州市南门高跷龙舞9项,市级有过火海、翻棘床、穿令、流沙珍珠、雷州话5项。

雷州名城保护区内有较为完整地反映清末民初时期的古骑楼街,按其风貌特色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中式传统式、欧亚混交的文艺复兴式、巴罗克式和雷州南洋式。主要分布在二桥街、曲街、南亭街、龙舌街、镇中东街、镇中西街、广朝南街、马草桥街等8条古街道,总长4000多米,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

二、名城的价值特色

雷州古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民风淳朴,其价值特色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

1、天南重地中心城

雷州,自汉代设徐闻县治,开始了城市发展的历史。隋唐为合州治。自宋代开始至清代,分别为军、路、府治,一直为雷州半岛的中心城市,被誉为“天南重地”。雷州古城的建设,遵循了中国古代城市的传统格局,充分体现了中国封建王朝地方中心城市的建设要求。

2、海上丝路海港城

雷州港汉代称为徐闻港,是我国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口岸,是“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始发港之一。隋唐时期,雷州港的贸易商船除了同西南诸国保持贸易往来,也频繁来往于福建、广州等地。植根于“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雷州文化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的属性。雷州以海洋捕捞业著名,是“南珠”的重要产地,历史悠久,颇负盛名。雷州的海水制盐业也相当发达。唐、宋、元三代,随着海运的不断发展,港口逐步內移,雷州港成为主要出口包括陶瓷、稻谷、大米等货物集散地。明清时期,由于朝廷实施严厉的海禁,雷州港逐渐衰落,但在内地交通中仍然发挥重要作用。

3、十贤留声文教城

宋代的“雷州十贤”,包括寇准、苏辙、苏轼、秦观、王岩叟、任伯雨、李纲、李光、赵鼎、胡铨,他们是历史上被贬至或被贬途径雷州的官员。雷州人为纪念他们对推进当地的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尊为十贤。他们带来先进的中原文化,兴办教育、发展生产,使当地人民生活有了极大改观。雷州先民先后修建了真武堂、寇公祠、十贤祠、苏公亭,以表达对他们的敬仰和纪念。也正是受到他们的影响,奠定了雷州人重文教、尊贤才的基础,形成了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如今,尊师重教,敬贤如师的风尚依然得以保留和弘扬。

4、多元信仰文化城

雷州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土著文化、百越文化、中原文化、闽南文化、海外文化等多元文化成分在这里碰撞、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雷州文化。其中包括富有淳朴气息的石狗文化、充满传奇色彩的雷神文化、浓郁海洋元素的妈祖文化、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人神文化、以佛教为主的宗教信仰文化。多元信仰的文化体系,既是开发、多元的文化精神写照,也是漫长、曲折发展历史的体现。

5、楚越遗风民俗城

历史上,雷州是岭南土著俚人区域,是俚、僚、侗、瑶、壮杂处之地,在雷州半岛上留下深深的痕迹。如铜鼓铸蛙、雷州换鼓等独具特色的铜鼓文化,根植于图腾崇拜的石狗文化等。古代的雷州先民从先秦到唐宋,经历了从“百越”到“汉越杂处”的变迁,形成了独特的雷州风俗,以中原文化为主,又带有明显的楚越遗风。如傩舞、雷剧、雷州音乐等。

6、湖山辉映生态城

雷州古城选址考究。据史载,古城四面由英岭、擎雷、时礼、英榜四山环绕,古城东西有特侣塘和罗湖相伴。雷州古城位于山环水合之中,风水绝佳。罗湖今名西湖,位于古城西门外,面积八万多平方米,经夏江河与横贯雷州半岛的南渡河相连,直通大海。古城东、西部由于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适合农作物大规模种植,已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万亩良田。古城东部借助台地地势筑起大堤,成为保护古城免受海洋灾害侵袭的重要屏障。

7、南珠雷葛工艺城

唐宋时期,雷州的手工业相当发达。纺织、陶器、铁工、木雕等成为重要的地方工业。雷州葛布工艺精湛,质地优良,在唐代被列为贡品。雷州以木棉花纺织的吉贝,自宋代到民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历史。自宋代开始,雷州的铁器业、木雕、石雕都是传统工艺的奇葩。雷州是南珠的重要产地,历史悠久,颇负盛名。雷州的陶瓷业始于汉代,宋元时期雷州窑与潮州窑、广州西村窑并称广东三大窑系,产品远销海内外。

8、贤才辈出名人城

雷州历史上名人辈出,在各个时期、不同领域都有大批杰出人士涌现。自唐代至元代,历史名人主要包括被贬官吏、政治家、民间英雄。他们或传播知识、普泽教化,或为官一方、造福百姓,或抵御外敌、流芳千古。从明代至清代,各个领域名人辈出。其中既有潜心研学、刻苦著述的文学大师,也有才思敏捷、物有所专的艺术大师,既包括坚忍不拔、造福海外的华侨领袖,也包括志怀高远、艰苦创业的商业奇才。民国时期开始,雷州涌现出大批近现代爱国志士和革命领袖,为两广及海南地区的革命胜利立下汗马功劳。同时,还涌现出一大批政治家、史学家、教育家、艺术家、医学家、军事家,为中国近现代建设和雷州地方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