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百科 > 生活 > 正文

​印度的种姓制度有多可怕!

2024-11-03 03:45 来源:网络 点击:

印度的种姓制度有多可怕!

在人类古代四大文明中国,我们必须承认一个历史事实。在古代文明中,并不是人人生而平等,每个文明当中都有不同的方式、不同的习俗、不同的习惯,甚至不同的法律,把人们分成高中下级。在古印度文明中有一种非常严厉的种姓制度,印度最古老的《梨俱吠陀》里面提到了四种种姓,第一种姓婆罗门(Brahmana,祭司),第二种姓刹帝利(Ksatriya,贵族),第三种姓吠舍(Vaisya,平民),第四种姓首陀罗(Sudra,奴隶)。作为古印度文明重要特征之一的种姓制度,它到底是什么?它对古代印度人的生活,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古代印度文化的形成,到底发挥产生了哪些作用呢?下面给大家讲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在遥远的古代有一部佛经,叫佛本生经,里面同时记载了许多的非佛教内容,有一些是非常宝贵的关于古印度文化、社会的重要史料。在记载中提到一位年轻的婆罗门在森林里边修行,没吃没喝,水米未进,这个时候忽然来了一个人,看到这位年轻人又渴又饿,生命奄奄一息,这个人就非常好心的把自己的食物分给了他一半。这位年轻的婆罗门因为实在太饿,太渴了,也顾不了那么多,接过来狼吞虎咽就把这个食物吃了个干净。这个年轻的婆罗门吃完了东西以后问对方姓甚名谁,一问才得知给他食物的是一个旃陀罗(印度贱民阶级)。这让年轻的婆罗门觉得自己受到了巨大的屈辱,他非但没有感谢对方分食救命之恩,反而抠自己的喉咙,把吃下去的东西吐出来,接着又是洗澡、擦脸、抹香料,仿佛碰到了世界上最肮脏的东西。俗话说“吃水不忘打井人”,可为什么这位年轻的婆罗门不仅没有感谢热心相助的旃陀罗,反而特别厌恶呢?那是因为“旃陀罗”属于印度的贱民阶级种姓,属于“不可接触者”,与其接触精神以及身体会被玷污。

第二个故事,年代比这个故事稍微晚一点。 有一位印度的年轻人,名字叫阿图加拉。这位年轻人20岁左右。本来有着刹帝利的血统,(刹帝利也是种性之一,是排名第二的高贵种姓,仅次于婆罗门)。这个阿图加拉本来是刹帝利的后人,但是不知道哪一代的祖先,因为做了某些和自己的种姓不匹配的事玷污了自己的种姓,就被刹帝利种姓赶了出来。换句话说,从今往后你们子孙后代就不能算是刹帝利种姓。有一次阿图加拉和他的父亲到村镇里去了,迎面来了两个比较高贵的种姓,阿图加拉和他的父亲赶快趴倒在地低头,根本不能抬头。阿图加拉比较年轻,他偷偷的抬头看了一眼,回去以后他觉得无尽的后怕,为什么?这是严格不允许的。如果一个低种姓的人,一个贱民,抬头看一个高等种姓的人,那将面临非常严酷的惩罚。很多朋友会问贱民应该怎么生活?贱民难道不也是人嘛?其实在古代印度贱民一出生,就只能穿死人穿过的衣服,他绝对不能去买块布,自己做件新衣服穿,他绝对不能去拿一件别人或者好心人穿剩下来的衣服,他只能穿一个死掉的人穿过的衣服。同时他绝对不能进入村庄,住在村庄里边,他只能住在村庄外边。家里所有的餐具例如盘子、勺子等绝不允许有一只是完整的,一定必须是破碎的,一定必须要打一个缺口的。

贱民每天只能在上午10点以后,下午4点之前才能进入城镇,为什么呢?因为上午10点钟到下午4点钟之间是太阳最高、最大的时候,这意味着人的影子最小,不会投射到他人身上而玷污到别人。走在路上的时候必须在身旁挂一个小铃铛。这是一个特殊的符号,在古印度别人听到这个响声就知道有一个贱民要经过。如果贱民出行身上没有铃铛的话,那么嘴里就要发出各种各样特别的生意来提星高种姓的人,如果你没有挂铃铛,嘴里又发不出声音从而吓到了高种姓的人,那么将会遭受非常严酷的惩罚。

第三个故事,在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以后,为了把自己和土著居民区分开来,他就强调自己是肤色白的(雅利安人是白种人,肤色很白)。而当时印度的土著居民,比如达罗毗荼人是皮肤很黑的,所以为了将自己和被征服的土着居民区分开来,雅利安人就开始使用方法了。以祭祀萨满为第一个等级。以部落首领为主的武士、拥有武力的人被分成了第二等级。而一般大众则被分为雅利安,社会中的第三个等级。这样一来加上个被征服的非雅利安土著居民自然被分成了社会的最下层。关于这四个等级的出现最早记录在非常古来的《梨俱吠陀》里面,据说大梵天上的神用嘴创造了婆罗门,用手创造了刹帝利,用大腿创造了吠舍,用脚创造了首陀罗。随着古印度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种姓制度成为了一种严酷的社会体系。

这实际上是为了保证高级种姓,特别是婆罗门种姓的特权。种姓制度不仅导致了古印度社会内部恶劣的阶级压迫,还造成了国家的四分五裂,为异族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最后一个国王被推翻,古印度半岛也彻底被分解。那么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时至今日这种异常严苛的种姓制度依然存在于印度的社会中。十九世纪后部分西方学者提出,在历史上古老的印度人种衰亡之后,新起的高加索人种雅利安人的一部分入侵者们经由印度西北方的山口,陆续涌入印度河中游的旁遮普一带,征服了南部印度的住民达罗毗荼人;经过几个世纪的武力扩张,雅利安人逐步征服了整个北印度。

在尼泊尔,婆罗门做了一件不寻常的事情:授予当地人较高种姓,大部分土邦国王(maharaja)也成了刹帝利。当地主体民族卡斯人没固定信仰,所以婆罗门经常授予整个村落的人以高种姓。在尼泊尔种姓较少而且高种姓较多。

当代的种姓制度

印度独立后,宪法第15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因种姓、宗教、出生地而受歧视”;第17条明文规定废除“不可接触制”。为了保证低种姓人和贱民的教育和求职权力,印度还实施了著名的“保留政策”,不仅在议会两院为他们保留了一定比例的席位,而且在所有政府机构和国营企业中为他们保留高达27%的名额。另外,还给低种姓出生的学生一定比例的升学名额。在今天,印度人的身份记录里不再有任何关于种姓的记载。

尽管自印度独立以后,废除了种姓制度,印度宪法明文规定不准阶级歧视,但是种姓制度对今天的印度社会特别是印度农村仍然保留着巨大的影响。种姓层级最高的婆罗门不及人口的4%,却占有七成的司法权及接近半数的国会席次。就算在天灾时,贱民亦饱受歧视,得不到最基本的援助。如在2008年8月,印度比哈尔邦的阿拉里亚发生水灾,然而由于阿拉里亚为贱民的集中地,灾民得不到地方政府的任何协助,令大量灾民死于水灾当中[22]。

另外,一份旨在展现印度长期受歧视种姓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数据表明:[23]

·在2001年,印度全国平均识字率为63%,而最低种姓的识字率却只有55%。

·最低种姓儿童疫苗注射水平于2001年为4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个百分点。

·在1995年到2005年的十年间,最低种姓的贫困率从49%降至了39%,虽然降幅大于全国平均的8%,但其还是要高出2005年的全国平均值27%。

批评

无论在印度境内或境外,皆有许多对种姓制度的批评[24]。这些批评有些出自印度教教徒。

历史上的批评

受人敬重的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与耆那教创始人大雄,或许都反对任何形式的种姓结构。许多虔诚派运动时期的圣人如拿那克、卡比尔、采坦耶、赛古鲁奈安涅希瓦、阿克那斯、罗摩奴阇与杜卡拉姆拒绝接受所有以种姓为基础的歧视并接受所有来自种姓的教派。许多印度教改革者如辨喜与实谛·赛·巴巴相信印度教无种姓制度容身之地。15世纪圣人罗摩难陀也接受所有种姓成为他的信徒,这其中包括贱民。上述的圣人大都赞同中世纪时反对种姓精神的虔诚派运动。难陀那,一位低种姓的的印度教祭司,也拒绝接受种姓精神并接受达立特[25]。一些其他的印度教运动同样欢迎低种姓成为他们的信徒,这些最早是成为虔诚派运动。

历史相关

种姓制度是中国古代文献中对印度一种复杂的等级制度(包括瓦尔那制度和后来从中衍生出的阇提制度)的泛称,玄奘又曾将它译称族姓制度,西方通常把印度的这种制度称为喀斯特制度。它萌芽于早期吠陀时代,正式产生在后期吠陀时代。最初,雅利安人自称为“雅利安瓦尔那”(雅利安含有“高贵”之意,瓦尔那含有“颜色”、“品质”的意思),而称当地居民为“达萨瓦尔那”(含有“雄者”、“男人”之意)。这样就有了自以为高贵的雅利安人和把当地居民当作敌对集团的区别。

随着雅利安人内部的分化,在早期吠陀时代末期,逐渐发生了平民与氏族贵族的区别。平民称为“吠舍”(是氏族成员的意思),而贵族称为“罗阇尼亚”(是“灼热发光”的意思,引申为显贵的首领的意思)。从事祭扫的氏族贵族则称为“婆罗门”(意思是梵天所生)。从雅利安人与当地居民的一分为二,到雅利安人部落中平民与氏族贵族的一分为二和贵族内部的军事贵族与祭司贵族的一分为二,这样就形成了四个瓦尔那的胚胎。

四瓦尔那制度

到后期吠陀时代,四瓦尔那制度正式形成,婆罗门教的典籍规定了各个瓦尔那的地位以及不同瓦尔那的成员的不同权利和义务。

第一个瓦尔那是婆罗门(Brahmin)。婆罗门主要掌管宗教祭祀,充任不同层级的祭司。其中一些人也参与政治,享有很大政治权力。

第二个瓦尔那是刹帝利(Kshatriya)(是“力”、“权力”的意思)。它是从“罗阇尼亚”发展而来的。刹帝利的基本职业是充当武士。国王一般仍属于刹帝利瓦尔那,但是刹帝利瓦尔那并不限于王和王族。刹帝利是掌握军事和政治大权的等级。

第三个瓦尔那是吠舍(Vaishya)吠舍主要从事农业、牧业和商业,其中也有人富有起来,成为高利贷者。吠舍是平民,没有政治上的特权,必须以布施(捐赠)和纳税的形式供养完全不从事生产劳动的婆罗门和刹帝利。不过吠舍还是雅利安人氏族部落公社的成员,他们可以参加公社的宗教仪礼,因而和婆罗门、刹帝利同样属于“再生族”。

第四个瓦尔那是首陀罗(Shudra)。首陀罗瓦尔那的前身是达萨瓦尔那,首陀罗不在雅利安人公社以内。首陀罗的大部也是非雅利安人其中也有失去公社成员身份的雅利安人。由于没有公社成员身份,不能参加宗教礼仪,不能得到第二次生命(宗教生命),首陀罗是非再生族。就失去了在政治、法律、宗教等方面受保护的权利。首陀罗从事农、牧、渔、猎以及当时被认为低贱的各职业,其中有人失去生产资料,沦为雇工,甚至沦为奴隶。首陀罗作为瓦尔那来说,不是奴隶或达萨。首陀罗是地位低下而受苦的人。

而达利特(Dalit)的地位比首陀罗还要低,又称贱民。达利特,印度语翻译为:“不可接触者”。

印度是到21世纪初还遗留着种姓制度,其中最底层的人被传统的上等种姓叫做“不可接触者”,即贱民,他们自己自称为“被压迫的人”,即达利特。今天,在某些依旧保守的印度农村,你会看到有些人走路要避着人,因为他们不能让自己的影子落到路人的身上;更有甚者,有的人带着扫帚,边走边扫掉自己的脚印。他们为这个村子的人工作,却不允许住在村子里;他们不能到村子的井里打水,小孩就算能上学也必须上专门的学校。令印度教种姓制度臭名昭著的是它的种姓隔离,而最严苛的隔离正是施加在被称为达利特(Dalit)的人身上。传统上,达利特被认为是肮脏的,并且这种肮脏还可以借由接触传染给别人,因此他们要躲大家远远的。尽管圣雄甘地称他们为“神之子”,但传统的上等种姓却叫他们“不可接触者”,即贱民,而他们自称为“被压迫的人”,即达利特。这是印度历史留下的最黑暗的一道阴影,但是当世人的目光被每年6%以上的经济增长和成千上万的IT精英所吸引时,往往会忘了它的存在。印度前总理曼莫汗辛格(2004年5月19日-2014年5月17日任印度总理)是个坦率的人,他坦承:“尽管60年来印度已经制定宪法和法律禁止种姓制度和种姓隔离,政府也做出了不懈努力,但是在印度许多地方,达利特依然面临着社会歧视。”

根据人口普查数据,印度目前有1.67亿达利特人,占总人口的16.2%。

虽然瓦尔那提供一套稳固的解释框架,然而实际上的种姓制度常常与其架构差距甚远。以1901年的人口普查结果为例,马德拉斯省没有任何种姓中属于刹帝利,属吠舍者亦十分罕见。大多数的种姓集中在首陀罗的类别下,共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换言之,当地社会主要由婆罗门、首陀罗与贱民所组成;,战士与统治者为拉其普特担任,然而该种姓并非真正的刹帝利〈Risley 1901〉。事实上,在印度的历史中,各地的统治者未必皆由刹帝利担任,而且真正的刹帝利常被认为已经不存在于世上,虽然该瓦尔那在阶级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

印度近代的种姓制度印记

另一方面,瓦尔那阶级虽然规范各种事物,可是实际生活中却未必依据这些规范实行,比如婆罗门理应享有许多特权,并且与刹帝利共同统治一切,但是在历史上,政治权力大都落入婆罗门以外的种姓手中,婆罗门只以其象征性的洁净受到大众景仰。同时,除了婆罗门与贱民这两个极端外,其他瓦尔那之间的种姓在现实社会中亦无明确的阶级关系,大多数的情形是种姓们彼此处于一种模糊的权力分工与关系上,而且经常与瓦尔那阶级矛盾。如此,瓦尔那阶级究竟反应多少真实性,其与现实中的种姓制度关系为何,便成为许多相关研究者探讨之焦点。

有些早期学者,如人类学家亚瑟·莫里斯·侯卡特,认为瓦尔那理论只能解释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不适用于近代以来的情形。印度学家爱德华·瓦士本·霍普金斯,与社会学家奥利佛·克伦威尔·寇克斯则根据古印度的神话,主张古代的婆罗门与刹帝利之间是种相互竞争最高权力地位的紧张关系,因此瓦尔那阶级反映了婆罗门想夺取政治权力的企图。

然而晚近学者以杜蒙为代表,提出不同的解释。他们认为婆罗门与刹帝利原本就是种分工的关系,而且婆罗门与刹帝利皆带有神圣的性质令两者均无可替代,但它们的分工关系却是自我矛盾的:虽然在宗教地位上,婆罗门自认要高于刹帝利,可是实际的政治权力却由刹帝利掌握,这种情况下造成违反部分“洁净”规范(比如吃肉或行多妻婚)的刹帝利在种姓地位上不如婆罗门中的素食商人或祭司,这结果却非掌握权力的王族所能接受,因此瓦尔那阶级声称两个瓦尔那共享“统治一切生物的权力”,但婆罗门却将此权“授予”刹帝利,不问实际政事,刹帝利则“不需”插手婆罗门的宗教职权,且要负起“保护”与“供养”婆罗门之责,使其能安心地执行司祭职务。如此论述之下,瓦尔那巧妙地化解理论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矛盾,建立起“政教分离”但彼此依赖的关系。

而且,这种功能性的分割使得即使原本的刹帝利消失了,日后掌权的新统治者却能根据此论述,模仿原属于刹帝利的角色,与婆罗门进行互动。换言之,瓦尔那是一个权力关系的架构,使婆罗门与统治者在不违背洁净与不洁的原则之下,在此之下能彼此合作,同时维系婆罗门的优越地位。此外,在英属印度时期,由于种姓制度被列入户口登记的项目,因此部分种姓会借由普查的时候,可借由宣称其瓦尔那拉抬自身种姓的地位。因此,瓦尔那阶级事实上提供了蓝图,供各种姓想像“理想的社会”应如何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