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百科 > 社会 > 正文

​于晓非:波罗蜜净住处《金刚经》系列导读之二十七

2024-06-26 13:16 来源:网络 点击:

于晓非:波罗蜜净住处《金刚经》系列导读之二十七

于晓非:波罗蜜净住处《金刚经》系列导读之二十七

于晓非,1985-2015年任教于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现任净名文化教育公益促进会(筹)名誉会长,喜马拉雅FM2017年度历史人文类十大节目“于晓非《金刚经》导读”主播。

老师回答了怎么样降伏其心后,释迦牟尼回答须菩提的第二个问题:如何修行?

发了菩提心的众生称为菩萨,一个菩萨一定要修菩萨行,也就是发了心了,就要去做。什么是菩萨行?一言以蔽之,度众生而且度了众生还得当没度,就是菩萨行。菩萨是以度众生的觉他方式而实现自觉的,除了度众生外,没有其他的菩萨行。接下来的问题是,菩萨的修行有没有具体方式呢?释迦牟尼老师有没有给出菩萨修行的具体形式?有的。概括起来就是六度,六个波罗蜜。大乘佛法的菩萨行,是修行六个大的法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在前面的讨论中已经讲过这个事情,大乘佛法修行的六个根本法门中,排在第六位的般若,是纲领、是统帅。佛经里讲,般若是“眼目”,是“光明”,没有般若,前五个波罗蜜为“盲”。实际上通俗地讲,大乘六度,是要在般若的统摄下修布施、修持戒、修忍辱、修精进、修禅定,所以般若是纲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个顺序也是不能颠倒的,这是修行的次第。大乘佛法修什么?就是修六波罗蜜。《金刚经》的第四段,就是释迦牟尼老师要回答修行的问题。我们看经文:

无住布施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这一句当中,老师拿出大乘六度排在第一位的“布施”,说“菩萨于法”——此处的“法”对应着梵语vastu,意为“事物”——菩萨行布施时,对于事物应“无所住”地行于布施。什么是无所住?如果行布施时心有所住,会住于哪里?能布施的我、被布施的他、跟我布施他的过程与行为,也就这三个地方。菩萨的布施是无所住的布施,菩萨在布施那一当口要观能布施的、被布施的跟布施的过程三者都是空,空上行布施就是无所住的布施。

不要忘了二谛。菩萨行一定得布施,这是世俗谛的要求,是世俗谛菩提心。胜义谛菩提心是观空,在胜义谛上菩萨布施了还得当没布施,这就是无所住的布施。所以真正发了菩提心的众生,世俗谛与胜义谛菩提心都生起的众生,行的布施一定是无所住的。无所住,当然就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佛法当中,对我们凡夫境界上一切的存在,有几种分类方式。前面讨论了一种分类方式,把凡夫境界所有的存在分成五类,叫“五蕴”。还有一种分类方式,把凡夫境界一切的存在分成十八项,佛教叫“十八界”,十八界分成了三组。第一组叫“六尘”,是凡夫所对的外在物质的存在世界,分为色、声、香、味、触、法。众生还有内在的心识,叫“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六识根植于六个器官才能产生作用,佛教称为“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和意根。这三组合起来叫“十八界”。这是佛教对凡夫境界一切存在的一种划分方式。在这里,佛陀说既然是菩萨,既然是修菩萨行、行菩萨道,那么他的布施是无所住的,在布施那一当口,一切的外境——色、声、香、味、触、法——菩萨是观空的,所以“无所住行于布施。”看下一句: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老师进一步解释什么叫无所住的布施,就是不住于相的布施。“不住于相”,其实就是前一段结尾时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菩萨的布施是不住于相的。看下一句:

不可思量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如果菩萨的布施是不住于相的,所获得的福德不可思量。这个“不可思量”,如果用一个数学符号表达,就是∞(无穷大)。菩萨的布施如果是不住于相的,是无所住的布施,那么所获得的福德就是无穷大的。什么意思?如果布施是有所住的,这种布施就不能对治心中的我。所以要理解,从凡夫走向智者,整个成佛的修行第一步,就是对治心中的我执。如果布施是有所住的,那么这种布施便不能对治心中的我执,也就不是大乘佛法的修行,至多是人天善法。有所住的布施导致的结果,是让我们在未来的死了再来、死了再来的生生死死中得个善报而已。比如说,今天布施了别人十块钱,可能在未来的生生死死中,会得到十块钱、百块钱、千块钱、万块钱、十万块钱甚至百万块钱的回报,但即便如此,依然是可思量的。佛陀在这里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位菩萨的布施是不住于相的,是无所住的布施,这种布施首先就能够对治我们心中的我,从一个有我的凡夫,会一步步地引领着我们趋向无我的智者,因此这种布施是引领着众生趋向涅槃的布施。那么涅槃值多少钱?不可思量。所以佛经中出现“不可思量”时,其中重要的法义之一,是表示出世间法不可思量,涅槃不可思量。

六维虚空

老师还怕我们对“不可思量”理解得不够透彻,下面举了一个特别形象的例子,帮助我们理解什么叫“不可思量”。老师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

“于意云何”,就是你对下面这个事儿怎么看。什么事呢?

“东方虚空可思量否?”

老师说你往东边看一看——“虚空”,ākāśa,意为“空间”——你往东边看一看,这天大的空间,可思量吗?就是可以测量出它有多大吗?须菩提回答:

“不也,世尊。”

——老师,东边的空间太大了,无法测量,太大太大。老师又问: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否?”

东边的空间大得不可思量,那南边、西边、北边、上边、下边,这四维的所有空间,可以测度吗?有多大?可思量吗?须菩提回答:

“不也,世尊。”

——老师,太大了,不可思量。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菩萨的布施,如果是无所住的布施,是不住于相的布施,所获得的出世间福德,就像现在看到的东边、西边、南边、北边、上边、下边的虚空那样大得不可思量。这是释迦牟尼老师做的一个特别形象的比喻。

从这个比喻能体会出,释迦佛说法,是非常通俗的。释迦牟尼老师绝不会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他一定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越通俗越好。所以有时我们对佛陀教法,不要做过多的神秘化理解。有人总说佛经里有密意,这句话里有好高深的密意——其实往往是过度诠释。佛陀说法,唯恐众生听不懂,为什么要搁那么多密意呢?所以从这段可以理解,佛陀讲课,举的例子都是极其通俗的,说菩萨的无住相布施,能够对治心中的我,能够引领着我们趋向涅槃,所获得的福德是出世间的福德——往往也叫功德——不是我们世间的十倍、百倍、千倍、万倍这些可思量的福德,回报不是百倍、千倍、万倍,而是不可思量。下一句老师说:

“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须菩提,发愿修行大乘法、行菩萨道的人,应该按照我上边所说的,不应住相去行布施。

这就是《金刚经》第四段经文。总结一下对这段经文的理解。首先不要忘了二谛,整部《般若经》,佛陀是以二谛模式说法的。在世俗谛上,菩萨发愿度一切众生,比如说行布施;但是在胜义谛上,布施的当口一定要观空:能布施的菩萨是空,被菩萨布施的众生是空,菩萨布施众生这个事儿,依然还是空。空上行布施,就是无所住的布施,是不住于相的布施,也就是布施了还得当没布施。所以从二谛就很好理解大乘菩萨的修行。这是第一点总结。

第二点,这段经文,佛陀是以六度的布施度为例来讲菩萨应该怎样修行,这段经文完全适用于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修行。比如经文说:“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这句话也可以换成:“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持戒。”“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忍辱。”“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精进。”都是可以的,所以这段是讲大乘菩萨的修行,只是以布施为例。

第三,印古古德将《金刚经》这段经文总结为“波罗蜜净住处”,菩萨行波罗蜜,是清净地行波罗蜜——佛教“清净”这个词,对应的叫“染污”,也叫“杂染”——什么叫清净的波罗蜜呢?就是无有着相的波罗蜜,菩萨布施是无所住的、不住于相的,持戒也是无所住的、不住于相的,所以叫作“波罗蜜净住处”。这是印度古德对这段经文的总结。

本文由净名精舍根据喜马拉雅FM“于晓非《金刚经》导读”第027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