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百科 > 历史 > 正文

​大唐宰相房玄龄是什么出身?为什么说没有房玄龄李世民很难坐稳天下?

2023-12-23 02:52 来源:网络 点击:

大唐宰相房玄龄是什么出身?为什么说没有房玄龄李世民很难坐稳天下?

大唐宰相房玄龄是什么出身?为什么说没有房玄龄李世民很难坐稳天下?

大唐初期的宰相房玄龄,素有一代贤相之称。后世史学家在评论唐代宰相时,无不首推房玄龄,  总是说:“唐代贤相,前有房杜,后有姚宋。”都知道,官场之中向来尔虞我诈,笑里藏刀,而房玄龄能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中游刃有余,确实有其独到之处。

房玄龄做官有两大特点:

其一是善于用人。他眼光独到,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才能,并能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

其二是绝不居功自傲。房玄龄博览史书,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为避免功高震主,他一直牢记“谦虚”二字。虽然身居高位,但他一直恪守臣节,为此深得唐太宗的喜爱。

公元579年,房玄龄在一个官宦之家出生了。按史书记载,房玄龄的祖籍位于齐州临淄,史学家对于其祖籍所在地颇有争议,一说为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相公庄镇房庄村,一说为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北部。他的父亲名叫房彦谦,自幼熟读四书五经,是山东省出了名的学者。

在父亲的熏陶下,房玄龄一直勤学不缀,博览群书,尤其精通儒家经典。看到儿子如此聪慧,房彦谦非常欣喜,也更加坚定地想要儿子步入仕途。满腹经纶的房玄龄不负众望,在十八岁的时候便已经高中进士,真可谓是惊才艳艳。

隋朝末年,战火四起,李渊率兵入关后,群雄相争更是达到白热化的状态。房玄龄深思熟虑后,决定投靠李世民以图大业。李世民当时年仅十九岁,但他慧眼识人,一眼就看出了房玄龄身上逼人的才华。于是,李世民不管到哪里都带着房玄龄,做决策时都先征求房玄龄的意见。

好比是千里马遇见了伯乐,房玄龄得遇明主后,尽心尽力地为李世民筹谋军务。唐军每攻下一个城池,李世民麾下的将军们都拼命地搜集奇珍异宝。但是,目广长远的房玄龄却对此嗤之以鼻。他将金银玉器弃如敝履,将所有的精力都用来收拢人才。

这些人才中,大名鼎鼎的秦叔宝、杜如晦等人都是经过他的推举,然后才受到李世民的重用的。

可以说,在他的努力下,唐军麾下人才济济,逐渐有了问鼎中原的实力。房玄龄在李世民麾下十余年,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每次需要他写军书奏章的时候,他都文不加点,一气呵成。而且,言简意赅,义理丰厚,深得李世民的欣赏。

李世民登基之后仍然对他赞不绝口:“房玄龄这个人识大体,顾大局,可以放心地将事情交给他。朕每次在千里之外给他下达命令,他都能按朕的心意完成,让朕感到就像是面对面跟他说话一样。”大唐平定中原,执天下牛耳后,房玄龄并没有懈怠。

他冷静地分析朝中局势,很快便看到了李世民兄弟之间的隔阂。他虽为文臣,但做事果断,丝毫不拖泥带水。武德九年(626年),他劝说李世民先发制人,并为李世民谋划了玄武门之变。最终,李世民在鲜血中走出,成为了至高无上的帝王。

论功行赏之时,李世民力排众议,亲自授予他一等功,让他与尉迟恭等人并列。看到房玄龄竟然受到如此的封赏,李世民的堂叔李神通很是不满。仗着自己是皇上的长辈,李神通不断地发牢骚:“皇上刚刚举起义旗的时候,是臣最先赶过去支持的。臣跟随皇上浴血奋战多年,反而不如房玄龄这样的文臣。如此封赏,臣怎能心服?”

李世民听了之后一点也没有给自己叔叔面子,当着朝廷中诸多大臣的面,他斥责道:

“当年朕刚刚起兵,势力未成,来投靠的哪个没有异心?叔叔虽然率兵前来,但也不过是害怕死于其他人之手。说白了,叔叔只不过是想找一个靠山罢了。而且,朕尊你为叔叔,从来没有让你亲自上阵厮杀。与窦建德交手的时候,叔叔全军覆没;打刘黑闼的时候,叔叔见敌军人多势重,竟然临阵脱逃。如今,论功行赏之时,朕看在亲戚份上,丝毫不吝啬对叔叔的封赏。叔叔如果还要倚老卖老,胡搅蛮缠的话,朕实在是没法因私废公!”

唐太宗此言有理有据,直说的李神通惭愧无比。李神通无言辩驳,只好讪讪地退下了。

长孙皇后去世前,曾对太宗说:“房玄龄跟随陛下的时间最长,一直没有犯过什么过错。如果,不是万不得已,请陛下不要弃他不用。”房玄龄当宰相的时候,从来不说自己是功臣。一旦听说别人建立了什么不世之功,他第一反应就是高兴地前去祝贺。

他自己精明强干,但是,对下属从不求全责备。手下犯了错,他总是表示理解,绝不肆意打骂。最终,在他的协调下,各种顶尖人才在大唐王朝各显其能,终于开创了一代盛世。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七月二十四日,房玄龄与世长辞,终年七十岁。李世民废朝三日,追赠太尉,令其陪葬昭陵。并与初唐其他二十三位开国功臣一起画像并供奉于“凌烟阁”,配享太宗庙廷。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陵墓,位于今天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东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