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百科 > 杂谈 > 正文

​1949年的农家历 文/王继军

2023-11-28 00:44 来源:网络 点击:

1949年的农家历 文/王继军

历书,旧时又称“通书”“历日”或“宪书”,指的是按一定历法排列日期、节气并提供相关数据的书。它反映了自然界的时间更替和气象变化等客观规律,对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民国时期,因孙中山倡导使用西历(即现在的公历),历书改革为“阴阳合历通书”。新中国成立初期,考虑到中国是农业国家,农民要依自然界的时间更替、气象变化的客观规律来安排农业生产,所以又按照传统习惯,在历书上加印了阴历,被称为“农家历”,俗称农历。

笔者有幸收藏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早期农家历。该日历出版于1949年,采用公元纪年,其封面以红色为底色,上方印有繁体汉字“公历一九五〇年农家历,夏历庚寅年”,文字下方有两幅图,其一为马拉犁杖耕田,其二为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在图案下方,“东北人民政府农林部资料室编”“东北新华书店印行”的字样清晰可辨。全书共50页,内容主体除了按月份排列的历书外,还包括国旗图案、国歌、国旗制作说明、全国形势图以及“如何对农作物防虫防病”等,末页还附有各大洲及重要国家名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每页下方还印有诸如“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字样的民间俗语,读来颇为有趣。

作为新中国出版的历书,这本农家历剔除了一些封建迷信的内容,注重对老百姓生活实际尤其是农业生产的指导,同时,它图文并茂,涉及面广,兼具了知识性、观赏性、趣味性和艺术性,值得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