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百科 > 生活 > 正文

​从酒泉基地到南太平洋 我国首枚洲际导弹东风五号成功发射的背后

2024-07-12 15:47 来源:网络 点击:

从酒泉基地到南太平洋 我国首枚洲际导弹东风五号成功发射的背后

1980年5月18日凌晨两点,在酒泉试验基地的发射场上,我国首枚洲际导弹东风5号矗立在北工位发射台上,发射操作人员正在进行临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早在5月12日之前,执行此次任务的远洋测量船队就已经到达南太平洋指定海域,18艘舰船分布在火箭预定溅落点周围。在这个船队中,执行测控任务的很多人从东风五号研制之初,就投入到了这项庞大的工程之中。

▲《军工记忆——东风破晓》视频截图

时为电子某研究院测控工程办公室干部 刘肖瑛

“在上世纪60年代,国家安排东风5号导弹研制,几乎是同时,国防科委就安排了地面到海上的无线电外弹道的跟踪测量控制系统,这么一个任务。”

▲《军工记忆——东风破晓》视频截图

时任无线电测控系统总设计师 魏鸣一

“就是需要把它(测控系统)变成一个庞大的计算机、雷达、测量、遥控,把它编织在一起,成为一个系统。”

十几年间,数万人从酒泉试验基地的上空到南太平洋的广阔海域建起了一条高精度的无线电测量控制带。即将到来的这次任务,将是对他们多年付出的考验。

上午10时整,东风5号发射场传来了连绵不绝的轰鸣声,东风5号拔地而起,直上云天。

三十分钟后,东风5号导弹横跨南北半球,穿越6个时区,以雷霆万钧之势从天而降,向着预定海域飞去。从肉眼发现到跟踪目标,留给测量船队的时间只有13秒。

▲《军工记忆——东风破晓》视频截图

时为电子某研究所测控系统科研人员 黄瑞成

“心里边激动的心情都是难以言表的。太激动了,我们捕捉到了,虽然点不多,测距到11个点。但是在我们电影经纬仪上,有电视屏幕,闪一下,我们激光测距打出了11个点。”

有了这宝贵的11个点的数据,测量船队准确测定了导弹溅落的具体位置。回收舱里的荧光染色剂把附近的海水染成翠绿色。在预定海域待命的打捞直升机仅仅用了5分20秒的时间,就完成了数据舱的打捞任务。

▲《军工记忆——东风破晓》视频截图

时为电子某研究所测控系统科研人员 周光辉

“数据舱包括什么?包括整个导弹飞行姿态,我们速度、我们的温度、压力、能量消耗情况都记录在里面,所以这很重要,是无价之宝。所以这次试验580任务(的目的)一个是弹道测量要定轨,一个是把数据舱打捞回来。”

东风5号的首次全程发射试验,飞行时间为半小时左右。导弹从发射到飞行、遥测、通信、溅落、数据舱打捞一切顺利,首次飞行取得圆满成功。

万里之外的北京指挥大厅内掌声雷动。

▲《军工记忆——东风破晓》视频截图

时任“东风5号”副总设计师 梁思礼

“这就是我们成功了,因为我们现在成功了,全世界都知道了,我们中国的洲际导弹,已经成功了。所以才真正认为我们是世界五个核大国之一,(核)俱乐部成员之一。”

▲《军工记忆——东风破晓》视频截图

梁思礼在兴奋的人群中碰到了聂荣臻元帅,两人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两双颤抖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时任“东风5号”副总设计师 梁思礼

“正好在门口碰到我,就紧紧握着我手,(他)说了一句话,他就说了这句话,这句话在我脑子里很深,四个现代化靠买是买不来的。”‘四个现代化靠买是买不来的’。这句话我体会的太深,只有靠我们自己干,只有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仿制是不行,买是更不行的,你根本买不到,

东风5号全程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拥有了第一代洲际导弹,也标志着中国战略导弹达到了新的水平。它打破了超级大国对洲际战略核武器的长期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