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百科 > 历史 > 正文

​李光弼郭子仪功劳谁更大 李光弼郭子仪迥异下场

2023-12-14 22:53 来源:网络 点击:

李光弼郭子仪功劳谁更大 李光弼郭子仪迥异下场

同是唐朝的中兴时期的有名将领,李光弼郭子仪对于唐朝哪个功劳更大一直被后人拿来争辩,而两人迥异的性格也给两人带来了不同的人生结局。

同是名将

郭子仪(697—781),出身官宦人家,但大器晚成,安史之乱的前一年(754),57岁的郭子仪才做到朔方节度右兵马使。由于次年安禄山造反,郭子仪才得以充朔方节度使,独当一面。李光弼(708-764)本是契丹族,其父原为契丹酋长,归唐后英勇战死。烈士后代李光弼从军后,得到了名将王忠嗣的青睐与器重,常说:“光弼必居我位。”也是在754年,李光弼进为朔方节度副使。安史之乱爆发后,经郭子仪推荐,李光弼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安史之乱初期,郭、李主要在北线宗称帝后,调集诸路军马,重新部署兵力,以收复失地。郭子仪、李光弼奉命率军会师灵武。接着,李光弼将所部精兵留在灵武,自领五千人弱旅开赴太原,遏止叛军西进。而郭子仪则率朔方军主力承担收复长安、洛阳的重任,与叛军做战。756年四月,郭、李联手连续在沙河、嘉山大破叛军名将史思明,切断了叛军前线与范阳老巢之间的交通线。李光弼到到太原后,再度与老对手史思明交战,李光弼以弱敌强、以少胜多,以绝对劣势兵力守住了太原,有效地保护了唐肃宗在西北的大本营。而郭子仪则率主力,在回纥骑兵的帮助下,经一路苦战,连续收复了长安、洛阳。从战绩来看,李光弼和郭子仪各有千秋,实在难分伯仲。